慢性肝炎的中醫治療
奶奶檢查得了慢性肝炎大概一年了,而且現在已經是晚期,如今爺爺也歲數大了,家人不想讓老人承受化療的痛苦,想要采取保守的治療方法。醫生建議我們使用中醫治療方法。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慢性肝炎中醫謂之“黃疸”、“脅痛”、“濕熱”,由于病程纏綿,經久不愈,治療上必須綜合考慮患者自我保健措施和機體各方面的癥候。保健上必須做到絕對忌酒、少食辛辣食品、不做力所不及之勞作,在心力、體力均十分平和的基礎上,服用以下中藥,可收良效 中醫歷來重視舌診診斷,尤其是觀察舌質的動態變化.正常舌質淡紅滋潤,若舌質由淡紅轉鮮紅,紅絳,暗紫色,多表示熱毒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腑入臟.把這些出現不同舌質變化的肝炎患者相應作肝臟穿刺取活體組織做病理檢查時多可發現,舌質淡紅——鮮紅者,其肝臟病理變化多屬于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輕型;而舌質絳紅—暗紫者,其肝臟病理變化多屬于慢性肝炎的中重型或肝炎后肝硬化.舌質與肝臟病理變化的符合率為60-70%.這正是中醫宏觀望診辨證與現代醫學微觀病理診斷的很好結合,而片仔癀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如用于這些患者,必有辨證對,療效好的結果.
2016-03-18 06: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中醫理論認為,本病為外界濕熱之毒,有時甚可釀成時行疫毒,當人體的正氣虛誤之時,可乘虛而入,蘊結中焦,致脾失運化,肝失條達,進而發病.若濕熱累及膽而致膽汁疏泄失調,則膽汁滲溢入血,發為黃疸.濕為陰毒,日久可傷氣傷陽;熱為陽毒,日久可傷血傷陰.故慢性肝炎病機可概括為濕熱久遙兼血瘀,肝郁脾腎氣陰虛.其治則為清利濕熱,舒肝理氣,活血化瘀,益氣養血,兼顧調理脾,腎諸臟,其中,清利濕熱,活血化瘀為治則之綱.片仔癀的主要成分為三七,蛇膽,牛黃,麝香,三七散瘀止血,行滯通脈;蛇膽清熱解毒,清肝利膽;牛黃泄火清熱,清肝利膽;麝香活血開竅,消腫止痛,與肝炎治則中的清利濕熱,活血化瘀非常吻合.“千方易得,一效難求”,治療肝炎的方藥數以萬計,但能找到有針對性強,療效獨特有效的卻很難求得,已有的臨床報道證實片仔癀即屬于此.下面,僅根據個人多年治療肝炎的體
2016-03-17 21: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慢性肝炎中醫謂之“黃疸”、“脅痛”、“濕熱”,由于病程纏綿,經久不愈,治療上必須綜合考慮患者自我保健措施和機體各方面的癥候。保健上必須做到絕對忌酒、少食辛辣食品、不做力所不及之勞作,在心力、體力均十分平和的基礎上,服用以下中藥,可收良效。
2016-03-17 20: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