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季節性尋麻疹少吃高蛋白食物·例如海鮮·蛹·過量的魚·牛奶·蛋類等要戒酒·尋麻疹難以根治·只能注意預防·以免復發
2016-03-18 12: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盡管蕁麻疹的原因復雜,目前認為食物因素還是占主要的.特別是急性蕁麻疹,往往與食物有直接關系,因此,蕁麻疹患者要在飲食上多注意一些.蕁麻疹強調的是限制飲食,但要有針對性,合理限制,否則苦了肚子,還沒治好病.對于急性蕁麻疹來說,如果不是感染或藥物引起,首先應避免剌激性易過敏的食物,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辛辣,海鮮,奶類,蛋類等,一定要仔細回顧,有沒有平常不經常吃的食物和喝的飲料,包括蔬菜,水果,特別是一些佐料和防腐劑都不忽視,因為這些物質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實際這些物質過敏也不少見.因此,建議有蕁麻疹的人注意以下幾點: 1),忌食辛辣魚腥發物:在沒有發現可能誘因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魚蝦,蟹及剌激性食物.如蝦蟹,牡蠣,海蛤,甲魚,帶魚,鱔魚,豬頭肉,公雞,牛羊肉,蘑菇,竹筍,香蕈等,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生風動血化熱,可催化本病產生.辣椒,胡椒,桂皮,洋蔥,咖喱,茴香,煙酒等.因這些食品可助熱動血,誘發本病發生;有時也可直接成為過敏原,產生變應性反應. 2),忌食油炸肥膩食物:如各種油炸,煎烤,熏腌肉制品,動物內臟,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因這些食品易生痰動火或聚濕生熱,使濕熱內蘊,郁于肌膚而誘發本病. 3),吃清潔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條,米飯,粥,同時配新鮮素類等.一般3-4天,如果皮損減輕或消退,就往前回憶,在出皮疹前吃的食物與近3-4天有什么不同,如發現可疑的食物,但不能確定,待皮疹完全消退后,用激素試驗來排除.假如某人懷疑是吃了某種魚引起的過敏,但又不能肯定;待皮疹消退以后,再重復吃1次,如又出現了皮疹,就可以肯定是由某種魚引起.也有人可能會問,過去也吃過為什么不過敏呢?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此沒吃的不新鮮,是否量太多,同時是否加用其它食物等. 4),對于慢性蕁麻疹飲食的限制更要謹慎,因為慢性蕁麻疹的原因較急性更復雜,食物因素不是很主要.有些干果類,如核桃,豆類,花生醬,巧克力,咖啡,檸檬飲料等也不少見.對于蕁麻疹特別是慢性患者,必須仔細,耐心的尋找最有可能的原因.總之,急性蕁麻疹限制飲食是主要的,慢性蕁麻疹其他因素飲食更常見,最好不要過分,盲目的限制飲食.希望可以幫到你!以上是對“蕁麻疹患者飲食注意什么?”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8 11: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全身泛發性風團型皮膚損害,皮疹來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跡,自覺甚癢,可伴有全身癥狀和內臟損害,會引起喉頭水腫,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蕁麻疹是主要是由于機體免役力低下,機體功能失調紊亂,體內有一些血毒和血熱的癥狀存在.在體內淤積,與外界因素相刺激會下注到表皮,導致這種現象的出現.建議:在提高自身機體免疫力的情況下,結合祛風止癢,軟堅消積,疏通氣血等功效的中成藥,從內往外治療是可以徹底治愈的.注意事項:1,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2,保持心情愉快,學會自我調節,快樂生活.3,戒掉不良習慣,如抽煙,喝酒,熬夜等.4,皮膚要保持清潔,干燥,預防繼發感染5.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養成每天排大便的習慣.祝早日康復!
2016-03-17 23: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這是皮膚的過敏反應,多音接觸過敏原誘發的在治療上建議積極抗過敏進行治療較好,可使用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片進行治療較好,要多吃瓜果蔬菜補充維生素,不要食用辛辣食物,注意局部清潔衛生,避免搔抓
2016-03-17 17: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1,風寒型:皮疹呈淡紅色,瘙癢,每逢天氣寒冷容易發作,發作時病人感周身怕冷,可有低熱,舌苔薄白.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疏風散寒的驗方. 1)荊芥6克,防風6克,蟬衣3克,銀花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2)浮萍6克,麻黃3克,地膚子10克,防風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3)荊芥穗30克. 用法:研成細粉,用紗布包好,撒在皮膚上,用手來回揉搓,直至皮膚發熱為度. 2,風熱型:皮疹呈深紅色,常在天氣溫暖時發生,瘙癢難忍,全身發熱,口干心煩,大便干,尿黃,舌苔黃.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祛風清熱的驗方. 1)麻黃3克,連翹10克,赤小豆10克,白蘚皮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2)僵蠶12克,蟬蛻6克,苦參6克,姜黃3克,米酒50毫升,蜂蜜15克. 用法:將前四味藥共研成細粉,然后用米酒和蜂蜜調服. 3)青蒿適量.
2016-03-17 17: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