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預防與治療
我今年32歲,體型偏胖,我父母都有糖尿病都是患者,我很擔心我也會得糖尿病,上周體檢我是健康的,但還是擔心,我父母60多歲的時候就檢查出了糖尿病。他們都一直沒有去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預防的話主要是控制飲食:忌食葡萄糖、蔗糖、密糖及其制品。積極的體育鍛煉:適量運動,時間不易過長。保持良好心態。治療就要靠藥物治療:1、口服降糖藥(磺脲類、雙胍類)適應癥:1、2型糖尿病人用飲食治療法和運動療法不能控制的輕、中型病人2、對胰島素有抗藥性的病人胰島素: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應用口服降糖藥無效或體重過低者3、急性和嚴重病發癥者。
2016-03-18 21: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首先治療糖尿病不是靠藥物能治的,所有的藥物和胰島素的作用都只是維持病情,而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胰島素,沒用任何副作用,藥物副作用很大。下面是治療方法:1,每天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睡眠一定要充足。而且是按時起床和睡覺。2,每天堅持做些運動,至少要半個小時。以出微汗為佳。3,少吃過甜,過咸,油膩的食物,多吃粗糧和青菜。
2016-03-18 15: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請根據提問仔細分析病情預防糖尿病要做到,1、防止和糾正肥胖。2、避免高脂肪飲食。3、飲食要保證合理體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而治療時 長期堅持規范治療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飲食,堅持適量運動鍛煉,合理用藥。當前醫學專家則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質攝入的飲食結構,對改善血糖耐量有較好的效果。
2016-03-18 1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但它的影響涉及到多個系統,治療上也采用綜合治療,如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等相互配合,并不是吃了藥就可以了。如果在治療的過程中,飲食控制不好或者是藥物劑量不合適,都可能使血糖水平忽高忽低,而不能持續的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
2016-03-18 11: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有些病人覺得,糖尿病不就是血糖比正常人高嘛,吃上藥打上針就行了,經常測血糖多麻煩,于是幾個月甚至1年才查一次血糖。對此,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光偉教授表示,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低,做不到定期監測血糖是主要原因之一。 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經常“挨上一針”呢?李光偉解釋說,血糖變化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飲食、運動、情緒、睡眠、并發癥等,而醫生給患者開藥不單單根據病情輕重,更要參考病人一天中血糖的變化。藥物能否有效降糖,多長時間起效,藥物搭配是否合理,劑量是否足夠,都要根據病人一天到晚不斷變化的血糖來調整,直到找到一個既能盡快將高血糖“降服”、又不至于矯枉過正造成低血糖的治療方案。 很多住院后回家的病人覺得奇怪,為啥藥都一樣,在醫院血糖能下來,回家就高了呢?李光偉說,病人回家吃的飯跟醫院不同,情緒也改變了,血糖波動是必然的,因此必須注意監測血糖變化,對治療進行相應的調整。“不定期監測血糖,就相當于在與病魔的斗爭中一直蒙在鼓里。”
2016-03-18 07: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