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抽動癥的診斷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癥狀表現、發病頻率、病程長短、家族病史以及相關檢查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8-26 21:15
1.癥狀表現:觀察不自主、突發、快速、重復、無節律性的動作和發聲,如頻繁眨眼、擠眉、吸鼻、清嗓子、吼叫等。
2.發病頻率:了解抽動癥狀出現的頻繁程度,是偶爾還是經常發生。
3.病程長短:判斷癥狀持續的時間,是短暫性還是慢性。
4.家族病史:詢問家族中是否有抽動癥或其他神經精神疾病患者。
5.相關檢查:可能包括腦電圖、頭顱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排除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6.心理評估:了解患兒的心理狀態,是否存在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
總之,抽動癥的診斷需要綜合考量多種因素,通過詳細的問診、觀察和必要的檢查來明確診斷,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抽動癥的臨床診斷:1、癥狀開始于2~15歲之間;2、反復出現眼肌、面肌、四肢、軀干部肌肉多發性不自主抽動;3、喉部異常發音及模仿語言,模仿動作;4、以上癥狀輕重交替出現,感冒、腹瀉、精神緊張或看電視時間過長,有時可使癥狀加重,入睡后癥狀減輕或消失;5、神經系統檢查多無異常,部分癥狀能短時間自我抑制。
2016-03-19 15: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抽動癥的臨床診斷:(1)癥狀開始于2~15歲之間;(2)反復出現眼肌、面肌、四肢、軀干部肌肉多發性不自主抽動;(3)喉部異常發音及模仿語言,模仿動作;(4)以上癥狀輕重交替出現,感冒、腹瀉、精神緊張或看電視時間過長,有時可使癥狀加重,入睡后癥狀減輕或消失。
2016-03-19 00: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