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不確診
總感覺膝蓋和關節怕涼,懷疑是風濕,去醫院抽血檢測了,但是,醫院沒給確診,說讓去沈陽醫院看看,建議查抗CCP指標血沉已經做了其他的數據也有。只是我不知道有什么用罷了其中有個別數據超標類風濕因子18參考值0-10,淋巴細胞比率43。9參考值20—43%,中性細胞比率46。1參考值50-72%,紅細胞平均體積81參考值82-100fl,平均血紅蛋白量26。9參考值27-34pg,血小板分布寬度11。4參考值12-20fl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因子的指標只能提示有風濕的可能性,血沉一般也會增快,尤其是在活動期時出現。一般要診斷類風濕,還要從臨床癥狀上入手,如晨僵至少3個月,手腕部的小關節至少3對以上出現癥狀等,而風濕關節炎一般是大關節出現,表現為紅腫熱痛,但無關節畸形存在等,可以從中醫的角度論證為痹癥如寒痹即表現為怕冷,受寒后會加重等,用一些溫經散寒的藥物治療可以起到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以上是對“風濕不確診”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3-19 18: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從你介紹的癥狀,并不是典型的風濕病。典型的風濕病是游走性關節痛和天氣變化時發生疼痛或加重。 而你只是關節的怕涼,因此不是風濕,也不是類風濕。類風濕一般首先是累及小關節,如手指和腳趾等,早期表現是晨僵,就是早晨起來時手指僵直,伸直困難。 如果血沉正常,則可以判斷沒有風濕活動,而C反應蛋白有診斷的參考價值,但我認為你不需要進一步檢查了,沒有典型的風濕性關節炎癥狀,也沒有關節的疼痛,可以排除。如果沒有因上呼吸道感染時引起的關節疼痛或確定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則不用考慮是風濕的問題。 而你的問題多是生理性因素的可能。因為膝部的解剖特殊,如髕骨(膝蓋骨)沒有血管供應,要靠周圍的組織間接供應營養,也容易因受涼而影響產生不適或怕涼現象的。解決方案:一、堅持經常的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血管及下肢血液循環功能解決問題;二、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尤其是天氣變涼時);三、注意保健,就是膝部不要保持一個姿勢太長時間(這也是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的)。 上述分析和指導意見供你參考。
2016-03-19 15: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這種情況,目前確實是不能確診,因為化驗的指標陽性度都不強,醫生建議你做抗CCP是對的。請到正規醫院做CCP抗體的檢測以便更好的區分到底是風濕還是類風濕。各地所需錢數不大一樣,大約都在100左右。祝健康!
2016-03-19 12: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你的病情介紹考慮診斷為急性風濕熱,屬于膠原性疾病,是一種上呼吸道A組鏈球菌感染導致的全身膠原組織變態反應性疾病,可引起全身結啼組織病變,尤其好侵犯關節、心臟、皮膚、血管內膜、漿膜腎臟等,臨床表現為關節炎、心臟炎、皮下結節、環形紅斑、舞蹈病等;:組織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風濕性肌炎可以表現為長期低熱,一般37。2-37.5;全身無力;全身性大中小動脈內膜炎臨床可表現畏寒怕冷,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如果侵犯大關節韌帶可表現每天多個關節疼痛-既游走性關節炎;嚴重影響心臟、腎臟、,導致多發性心肌炎,全身性肌炎癥,心臟瓣膜炎癥等并發癥;關于臨床如何控制病變發展,徹底治愈風濕熱,杜絕后遺癥并發癥,這是臨床應該充分注意和極為重視的問題;根據本人30多年臨床治療經驗證明,建議首先應用大劑量青霉素靜脈點滴,徹底殺滅上呼吸道的A組鏈球菌,杜絕O抗體的產生根源;同時進行雙免治療和血液治療,以及抗風濕治療,既一方面降低O抗體在全身各膠原組織的免疫變態反應,另一方面提高機體免疫系統免疫功能,消除人體內由于A組鏈球菌感染產生的O抗體;有效控制全身膠原組織變態反應,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進一步發展,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具體治療方案和用藥,應該診斷明確后,根據病變程度、分期、并發癥,而后提出和指定具體治療措施;如果治療請電話聯系好吧;謝謝合作。
2016-03-19 08: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您的情況大體了解,類風濕因子陽性的話,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性很大。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可能性較大。類風濕早期的一些癥狀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癥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仍停留于對炎癥及后遺癥的治療,采取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療效。現行治療的目的在于:①控制關節及其它組織的炎癥,緩解癥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最主要的是藥物治療,建議您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或排除,一般是空腹抽血化驗風濕全套、血沉等,同時做X光檢查,如果確診需盡早治療,具體的藥物可到正規醫院咨詢,這個是很成熟的,不要輕信偏方一類,以免延誤病情。以上意見供您參考,祝早日康復!
2016-03-19 08: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徹底治愈嗎? -
Q: 類風濕與風濕有哪些顯著區別?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類風濕有哪些常見臨床癥狀?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類風濕患者出現厭食如何治療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骨肽注射液的使用方法是怎樣的? -
Q: 類風濕因子過高是否嚴重? -
Q: 四肢關節怕冷且冷后疼痛是風濕還是類風濕?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