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淋巴囊腫病于1874年就有記載,也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魚類病毒病,但直到1962年才確定該病的病原是淋巴囊腫病毒(lymphocystisdiseasevirus,LCDV)。現已知該病毒至少可感染分布在全球各地的120多種淡、海水魚類,導致魚的外周血管系統分布的淺表皮膚產生腫瘤,魚發病嚴重時,大小腫瘤密布全身,連病魚的鰓、咽喉及內臟也會出現病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一些國家已有多個實驗室圍繞淋巴囊腫病毒先后開展了分子生物學研究。1997年德國學者Tidona和Darai首次報道了一株淋巴囊腫病毒(LCDV-1)的全基因組序列,其基因組大小為102,653個堿基對,可編碼假定基因110個。與德國學者報道的LCDV-1相比,牙鲆淋巴囊腫病毒中國株的全基因組序列要大得多,且其基因組成差異顯著,這種差異表明LCDV-C可能是一個淋巴囊腫病毒新種,也意味著分布在世界各地區感染不同魚類的淋巴囊腫病毒具有高度的遺傳異質性。
2016-03-20 07: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淋巴上皮囊腫(lymphoepithelialcyst)可能系慢性炎癥使淋巴樣間質及局限性上皮增生所致。多見于單側腮腺,表現為無痛性腫脹,生長緩慢,合并感染時可出現疼痛。組織學檢查可見囊腫由多層扁平上皮或柱狀上皮襯里,上皮周圍為大量的淋巴間質,其中有淋巴濾泡形成,襯里上皮中可見杯狀細胞及皮脂腺囊腔內含漿液性分泌物而非黏液,其中可含脫落的上皮細胞。囊腫周圍見含多核漿細胞或膽固醇結晶肉芽腫,亦可見局灶性阻塞性腮腺炎。但不如涎腺導管囊腫常見,且炎癥發應較輕。
2016-03-20 0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病因病理病機在胚胎期靜脈叢中的中胚層裂隙融合形成大的原始淋巴囊,引流進入中心靜脈系統,以后淋巴囊逐漸退化或發展成與靜脈平行的淋巴管系統。若原始淋巴囊未與靜脈系統相連能,就產生淋巴管囊腫。一般說來,淋巴管囊腫最終都需要進行手術,才能完全治愈,建議您盡早進行手術,早日康復!
2016-03-19 18: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這個情況考慮是因為感染或是囊腫持續長大導致的,建議盡快做穿刺活檢,必要時需要盡快做手術
2016-03-19 11: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