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目標及訓練原則1,目標:通過以運動療法為主的結合,達到防治并發癥,減少后遺癥,調整心理狀態,促進能恢復,充分發揮殘余功能以爭取生活自理,回歸會.2,訓練原則:主要是抑制異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動,改善運動模式,重建正常的運動模式:其次才是加強較弱肌肉力量訓練.二,治療的分期(一)急性期:發病數日,應以搶救為主,盡早康復治療,主要是預防并發癥和繼發性損害.1,預防并發癥:預防褥瘡,呼吸道感染,深靜脈血栓等.2,預防關節攣縮,變形按摩:防止和減輕水腫;感覺刺激,肌張力高者—放松手法;肌張力低者—刺激手法.被動活動:由小關節大關節體位:臥位時,肢體宜置于抗痙攣體位.(二)恢復期的治療(1-3周)1,軟癱期:利用各種方法恢復和提高肌張力,誘發肢體的主動活動,應鼓勵病人在床上進行主動活動(翻身坐位□級平衡).2,痙攣期—控制肌痙攣和異常運動模式,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3,改善期—促進選擇性運動和速度運動更好地恢復,同時繼續抑制肌肉痙攣.運動訓練按照人類運動發育規律,由簡—繁,易—難.翻身坐坐位平衡雙體立位平衡單膝立位平衡坐位站立平衡步行,大多數病人可越膝立位和跪行階段.三方法:1,十指交叉握手的處長自我輔助活動兩手二指交叉,患指位于最上面,稍外展,由于健側手指使患側手指外展,整個上肢的屈肌痙攣可以減輕.優點:①活動和轉移時,偏癱的肩受保護.②兩手交叉在一起位于中線,感覺和知覺得到改善.③防止肩胛骨后縮及整個偏癱側后縮.④防止了聯合反應.2,翻身最有意義和活動,它刺激全身的反應和活動.3,抑制下肢伸肌痙攣:減少下肢伸肌痙攣,同時使肩胛骨前伸,抑制上肢屈肌痙攣.4,下肢全活動范圍控制—學習主動控制下肢.5,伸髖時抑制伸膝將患肢置于床邊的外側,治療師使足充分背屈,使膝放松于屈曲位,所有運動阻力消失,主動把腳抬到治療床上.在伸髖同時屈膝的能力提行走時擺動期開始的基礎;使從床上坐到床邊前將腿放到床下.6,髖的主動控制仰臥位,屈膝,足支撐在治療床上,使患膝保持穩及活動健肢時患肢保持穩定.體位上同將臂部抬起保持骨盆在水平位.治療師手放在股前邊.下壓膝關節時向足前方拉股骨內外側髁,另一手手指輕拍患者臂部幫助伸髖(雙橋運動),然后讓患者將健足治療床上抬起來,所有重量都有在患腿上(單橋運動伸髖的分離運動,仰臥位治療師使其充分背屈做膝的等長收縮(繃緊大腿,不要用足或足趾蹬治療師的身體).開始時膝可略屈曲.優點:治療時無跖屈,抑制小腿三頭肌痙攣.9,通過下肢選擇性伸直而負重雙腳平放地上交叉手放在前面的凳子上肘伸直頭向前超過腳抬臀膝向前.10,訓練健肢負重的活動①外旋位改善伸髖.②用繃帶卷綜打足背屈的站立.平衡功能的訓練11,倒向肘部支撐的一側患者向側方傾過去,直到肘部接觸到治療床上坐起.治療師用前臂支持患者的肩上部,促進這一活動,另一手指導患者的手和上肢.優點:促進頭的直立反應.12,重心向側方輕轉①向患側—軀干應被拉長,治療師手應放在腑下及側屈肌處.②向健側—偏縮短患側軀平肌,一手虎口壓在患側屈肌,另一手放在患背部,重心患側軀干,健手向外旋起.13,兩腿交叉,重心轉向下面腿一側—在穿鞋襪時平衡.14,雙手向前觸地,及交叉握手前伸推球.15,雙膝屈曲,重心向側方轉移—站立時重心從一側轉移到另一側.16,玩氣球活動.17,患腿負重的站立活動.上肢的訓練18,抑制手臂肌痙攣臥位:1,抑制軀干肌肌痙攣,抑制臂的痙攣.坐位:患肢支撐19,抑制肩胛骨后縮和下降.20,抑制前臂旋前.21,肘后旋的選擇性屈曲22,主動活動23,坐位推球24,站立活動,拍球.25,站立位,手臂支撐桌面負重抑制痙攣.
2016-03-20 01: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這可能與胃部的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可以用一些促胃動力藥治療.
2016-03-20 00: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