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需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是否外耳道炎引起的.
2016-03-20 09: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外耳道皮膚外傷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時易發病,如挖耳,游泳進水,化膿性中耳炎長期膿液的刺激等.此外,有變應體質和糖尿病者易反復發作.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和變形桿菌等.治療(一)早期局部熱敷或作超短波透熱等理療(二)嚴重者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服用鎮靜,止痛劑.(三)局部用1~3%酚甘油或10%魚石脂甘油滴耳,或用上述液紗條敷于患處,每日更換紗條2次.慢性者可用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如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合劑,糊劑或霜劑局部涂敷.外耳道膿液及分泌物可用3%雙氧水清洗.(四)癤腫成熟后及時挑破膿頭或切開引流.(五)積極治療感染病灶如化膿性中耳炎,診治全身某些有關疾病如糖尿病等.
2016-03-20 05: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保持外耳道干燥,及時清理外耳道分泌物,然后可以使用0.1%新潔爾滅酊涂外耳道,口服廣譜抗菌素,大約一至兩周即可治愈.常見癥狀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熱,疼痛,耳聞感,重者伴全身發熱,不適感,耳周淋巴結腫大.檢查可見外耳道彌漫性充血,腫脹,重者外耳道狹窄,皮膚潰爛.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適和癢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長者可因外耳道皮膚增厚而聽力減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癢的應注意與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區別.常用中成藥本病屬中醫的耳瘡范疇,多因風熱侵襲或熱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1.內服藥銀翹丸,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2.外用藥①黃連膏,紫金錠外耳道涂敷.②中藥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③如伴有耳周圍腫脹.可以水調散外敷(即黃柏研末后加等量石膏和涼開水調成糊狀涂布耳周腫脹處或以濕熱毛巾敷局部).常用西藥1.急性外耳道炎;紅霉素或螺旋霉素1日3次口服,宜適當服用止痛藥物如去痛片等.2.外耳道局部可涂布醋酸去炎松霜,可的松軟膏等.3.超短波,紅外線理療.
2016-03-20 00: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