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得了腮腺炎怎么辦?
右下顎開始有腫塊,醫生診斷為淋巴結炎,時間6月3日,吃阿莫西林、打針,都快好了,昨日(6月9日)又說左耳跟好痛,今早起床左耳跟就已腫起來了,吃飯就痛學校有好多同學的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隔離患者使之臥床休息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潔,飲食以流質,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2.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藥物無效.有試用干擾素者似有療效.3.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尚無肯定效果,對重癥或并發腦膜腦炎,心肌炎等時可考慮短期使用.4.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療流行性腮腺炎對止痛,消腫有一定的效果.5.高熱,頭痛,嘔吐等可給予對癥治療包括脫水劑.
2016-03-20 16: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中醫治療流行性腮腺炎以清熱解毒為主,佐以疏風解邪。可選擇連翹敗毒丸。
2016-03-20 13: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傳染病,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成人中也有發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膿性腫脹疼痛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關節等幾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腦膜腦炎,睪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癥狀.急性化膿性腮腺炎早期以藥物治療為主,抗菌素,中藥荊防敗毒散,五味消毒飲;同時采用刺激分泌的方法以保持唾液分泌暢通.如果病程超過一周,進入化膿期,則應進行切開排膿手術. 病毒性腮腺炎沒有特效療法,可以使用前述中藥治療,如果有并發細菌感染的可以使用抗菌素. 中醫治療 中醫開一些清熱解毒,散結清腫的中藥,如用板藍根,夏枯草,蒲公英等煎水服用.選鮮而多汁的仙人掌一塊,剝掉外皮和小刺,搗爛如泥,外敷患處,每天換敷1次,一般2到3天就可以治愈.仙人掌味淡性寒,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也可將適量馬齒莧洗凈,瀝干水分,搗爛,敷于患處.每日換1次.另外一方:豆腐30克,綠豆6克,冰糖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天.如果孩子高熱,頭痛劇烈,應警惕腦膜炎,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一旦發現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首先要立即與健康人分開居住,居室要定時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病發期間至腮腺消腫之前不得去幼兒園或是學校,以免傳染給其他兒童.病兒要臥床休息,不可過于勞累.注意不要給孩子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要給病兒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質和半流質,以減輕孩子吞咽的困難.要多喝開水,以利于身體內毒素的排出;小兒患腮腺炎后,其所用飲食用具要與其他人分開,并進行定時煮沸消毒.病兒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間可拿到室外曝曬,臉盆,毛巾,手絹等物,每天需用開水燙1--2次.定時給孩子測量體溫,必要時,可以采取降溫措施.如果男孩的睪丸疼痛,可以用繃帶把陰囊托起,以減輕疼痛.保持孩子口腔衛生:要孩子經常用溫鹽水漱口.局部熱敷:用包了毛巾的熱水袋給孩子在患處熱敷,可以減輕孩子患處的疼痛.一般說腮腺炎得過一次,人就會產生永久性的抗體,不可能在得二次或幾次以上. 針灸治療 一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腮腺 配穴:耳尖 (二)預防法 先在被預防者的耳尖穴用細三梭針點剌出血1~2滴,然后將王不留行子貼壓于腮腺穴上,每日自行按壓2次,每次50下.3~4日換貼1次,7日為一療程. 二體針 (一)取穴 主穴:翳風,頰車,少商,合谷. 配穴:列缺,豐隆,解溪,聽會. (二)治法 主穴為主,效不明顯時酌加配穴.少商以三棱針點刺出血,余穴采用疾徐手法(快速進針至一定深度得氣,慢慢提插捻轉分層退針),刺激宜強,反復運針數次促使面部穴位(只取患側)的針感向病所放散,然后留針30~60分鐘,其間行針2~3次.每日針1次,重者2次. 三體針加敷貼 (一)取穴 主穴:合谷,翳風,角孫. 配穴:頰車,曲池. (二)治法 一般只取主穴,配穴據癥情酌加.先刺患側(或嚴重一側)穴,再刺對側;先刺手部穴位,再刺頭面部.快速進針,迅速捻轉結合小提插運針十余下,強刺激不留針.針后,于患部貼敷搗爛成泥狀的鮮蛇莓(全草)或仙人掌,上復襯以油紙或塑料薄膜之敷料,并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連敷1~4次. 四電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合谷,角孫,少商. 配穴:曲池,內關. 阿是穴位置:患側耳垂后下方,即腫大的腮腺上緣(下同). (二)治法 僅取主穴,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先針阿是穴:由腫大腮腺上緣,針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約1~1.5寸;繼針合谷(患側),得氣后,兩穴接通G6805電針儀,連續波,頻率為100~120次/分鐘,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留針10~15分鐘.取針后,雙側少商用三棱針刺血,每穴3~5滴.角孫強刺激不留針,曲池,內關與之同.每日1次,重者2次. 五皮膚針 (一)取穴 主穴:手三里,溫溜. 配穴:頸椎1~5,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指手陽明經線手三里至溫溜段,用七星針由上而下以中刺激手法循經叩剌3~5遍.療效不顯者可在頸椎1~5兩側皮區各連續叩打3行,在腮腺局部腫脹處環形叩打2~3圈,每次5分鐘.每日1次. 六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翳風,頰車,外關,合谷. (二)治法 每次取2~3穴.氦-氖激光器,波長6328埃,輸出功率1.5毫瓦,每穴照射3分鐘.每日1次. 七耳針 (一)取穴 主穴:屏尖,面頰. 配穴:腎上腺,胃,胰膽,對屏尖. (二)治法 主穴屏尖每次必取,如效不顯可酌加1~2個配穴.屏尖穴針法,常規消毒后,以左手拇,食指挾持耳屏,拇指指切耳屏尖上緣,右手持30號1寸長不銹鋼毫針垂直刺入,深度以不刺透屏尖穴內側皮膚為度,捻轉得氣后急速出針.余穴采用捻入法進針,留針60~120分鐘,每30分鐘運針1次,反復運針2次后起針.每次取一側耳穴,兩耳交替,每日1次,不計療程,以愈為期. 八拔罐 (一)取穴 主穴:身柱,阿是穴. (二)治法 共有二種拔罐法,宜任選一種.一為刺絡拔罐之法,先令患兒取正坐位,以1~1.5寸30號毫針刺入阿是穴,深約0.8~1寸,得氣后用捻轉瀉法,行針半分鐘后即取針,用消毒棉球輕壓不使流血.接著囑患兒伏臥,在身柱穴常規消毒后,用小三棱針點刺,一點即出,隨之以雙拇指擠壓針孔,出血一滴.根據年齡大小,選擇合適口徑的罐具,以架火法(即用青霉素瓶蓋,倒置于穴上,上放一個浸有95%酒精的半干棉球,點燃),或真空拔罐器在身柱穴上吸拔.留罐7~10分鐘(以局部皮膚紅潤為度).隔日治療一次,不計療程. 另一為水罐法:令患兒正坐.在小型抽吸罐內裝上半瓶左右溫水,口朝上,倒扣于阿是穴.接緊罐具,囑患兒緩慢仰臥,使罐具恢復口朝下的位置,然后將裝上4或5號針頭的注射器,插入罐內,抽去空氣,使罐具吸附穴區,令溫水充分接觸皮膚.如患兒局部腫脹面積較大,可同時吸拔2~3個.留罐約15分鐘左右.取罐時,以注射器將空氣推入罐內,罐口朝上取下.每日吸拔1~2次,不計療程. 九燈火灸 (一)取穴 主穴:角孫. 配穴:耳尖(耳穴),列缺.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效不顯時改取配穴,每次僅取一穴.一側患病點灸患側穴,雙側者灸兩側.以燈芯草1根,一端蘸以菜油,點燃后,對準穴位,迅速點灸.以發出清脆的“叭”的一聲即可.注意燈芯蘸油時不可過多,以免燃燒時,油滴下燙傷;點燃時燈芯與皮膚不能接觸太緊,防止灼傷皮表.施灸后穴位處可見一綠豆大的白泡,囑患者勿抓破,白泡可自行消退.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 十刺血 (一)取穴 主穴:少商,關沖,少澤. 配穴:大敦,合谷,關元,大椎.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1~2穴,少商每次必取,配穴據癥而取,頭痛加合谷,發熱不退加大椎,并發睪丸炎加關元,大敦.取準穴后,用消毒三棱針(或28號0.5寸毫針)在主穴上點刺,并擠壓出血3~6滴.雙側腫大取雙側,單側腫大取一側.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壓.配穴大椎,大敦穴亦依上法點刺,合谷,關元以28~30號毫針刺,得氣后施瀉法或平補平瀉不留針.輕者隔日施治1次,重者每日1次,對5日以上腮部腫脹不消者,外敷錫類散膏,淋巴結腫大者外貼紫金錠膏,具體方法為:將錫類散或紫金錠0.1~0.2克,倒在3~5厘米見方的膠布上,滴入食醋1~2滴,均勻涂于膠布中央,貼于患處,隔日1次. ·體針法 (1)取穴:常用穴:翳風,頰車,少商,合谷. 備用穴:列缺,豐隆,解溪,聽會. (2)操作:常用穴為主,效果不明顯時加備用穴.少商穴以細三棱針點刺出血,其余穴位進針得氣后,采用疾徐補瀉手法.方法為:先快速進針至一定深度,得氣,慢慢提插捻轉,分層退針用較強的刺激,反復運針數次,促使面部穴位(只取患側穴)的針感向腫脹的腮腺部放射,然后留針30~60分鐘,其間行針2~3次.每日針1~2次,不計療程,以愈為度o ·電針法 (1)取穴:常用穴:阿是穴(患側耳垂后下方,即腫大的腮腺上緣),合谷,角孫,少商. 備用穴;曲池,內關. (2)操作:一般僅取常用穴,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先針阿是穴:由腫大腮腺上緣,針呈45度角向中心斜刺,深約1~L5寸;繼針合谷(患側),得氣后,兩穴接通電針儀,用連續波,頻率為100~120次/分鐘,強度以患兒能耐受為宜.留針10~15分鐘.取穴后,雙側少商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每穴出血3~5滴.角孫強刺激不留針,曲池,內關也用同樣針刺方法.每日1次,重者2次. 十一·燈火灸法 (1)取穴,常用穴:角孫. 備用穴:列缺. (2)操作:一般選角孫,如效果不顯著改取列缺.均取患側穴.可先剪去角孫穴區頭發,面積約5 分硬幣大小,用7—10厘米長的燈心草,蘸少量菜子油或豆油,點燃,迅速將其點灼穴位皮膚,一點即起,當燈心草油火接觸皮膚時,就會發出“啪”的響聲,施灸后穴處可出現綠豆大白泡,囑患者勿抓破,讓其自行消退,一般1次即可.如效果不明顯時,可以同樣方法點灼列缺穴.如無燈芯草,可用火柴棒劃然后呈垂直方向迅速按灸角孫穴,火灸后皮膚發紅或呈白 色,不必處理. 腮腺parotidgland:最大,略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腺的后部特別肥厚,深入到下頜后窩內.由腺的前端靠近上緣處發出腮腺管,在距顴弓下方約一橫指處經咬肌表面前行,繞過咬肌前緣轉向深部,穿過頰肌開口于頰部粘膜,開口處形成一個粘膜乳頭,恰和上頜第二磨牙相對. 腮腺炎單方治療 1.青黛3~5g,紫金錠一片(研末)加醋調成稀糊狀涂患處,干后再涂,約一日6~8次,涂至疼痛減輕,約4~5日. 2.以靛青或嫩柳葉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腫. 3.10ml食醋于硯臺內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筆涂腫處,每日3~4次,共2~5日. 4.鮮天花粉,車前草各50g洗凈搗爛加少許食鹽敷患處,每日1~2次,共2~5日. 5.鮮仙人掌除去表面絨毛茫刺洗凈搗爛敷之,每日2次,共4~6日. 6.冰片粉加冷米湯半匙調勻敷之,每日2~4次,共1~3日. 7.六神丸5~10粒以食醋或白酒調敷,每日2次,共2~4日. 8.黃柏粉與生石膏以3:7比例混勻后,用醋或酒調敷,每日1次,共2~3日. 9.榆,桃,柳,桑,槐于春天發芽時采枝混合煎煮兩次,把兩次煎汁一起濃縮成膏,敷局部,每日1次,共3~4日. 10.赤小豆50~70粒搗成粉,以溫水或雞蛋清或蜂蜜調糊,攤布上貼敷患處,每日1~2次,共2~4日. 11.鮮蓍草30~60g,分2~3次搗爛取汁加冷開水口服,渣加少許鹽敷患處. 12.明礬50g,雄黃45g,冰片3~5g研成細末密封存用,取3~5g以75%酒精調敷患處,每日2~3次,共1~3日. 13.以醋將紗布浸濕,敷患處,30分鐘至1小時,每日2次,共2~3日. 14.鮮魚腥草連根洗凈搗爛敷患處,每日2次,共2~4日. 15.如意金黃散以醋調成糊狀,每日1次敷至腫消. 16.以金不摸根塊搗爛外敷,及注射液(每m1含8g生藥)每天1次肌注至消腫,認為療效顯著.
2016-03-20 08: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傳染病,病人是傳染源,飛沫的吸入是主要傳播途徑,接觸病人后2-3周發病。腮腺炎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耳垂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角痛,張口或咀嚼時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腫脹在發病1-3天最明顯,以后逐漸消退,約2周腫脹完全退盡。在發病初期的3-5天,可有發熱、乏力、不愿吃東西等全身癥狀。你好,一旦小兒得了腮腺炎,應隔離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學,以免傳染給其他小兒。由于腮腺炎容易在托幼機構中流行,因此若發現患兒,應加強晨檢工作,對可疑患兒有接觸的小朋友,應觀察21天,同時預防性口服板藍根沖劑。一般連續3-5天。有一點要注意,丙種球蛋白對腮腺炎無預防作用。飲食宜軟、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易刺激唾液腺分泌,導致局部疼痛加劇。要多飲開水,保持口腔清潔,也可用復方硼砂溶液漱口。腫脹部位可用中藥外敷,取青黛15克,或中成藥如意金黃散15克,用水調勻即可。外敷后可減少局部疼痛,幫助消腫。同時還可服板藍根沖劑。
2016-03-20 06: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越峰 醫師
威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眼科
-
流行性腮腺炎治療原則:1.抗病毒治療.2.病變局部治療.3.對癥支援治療.4.并發癥的治療.5.中醫中藥治療.用藥原則:1.流行性腮腺炎無并發癥,全身癥狀較輕者,可用清熱解毒的中藥為主;2.流行性腮腺炎全身癥狀較重,高熱頭痛明顯者,用抗病毒藥物如嗎啉胍等.3.酌情選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氫化可的松等1.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的流汁或半流汁飲食,多飲水.2.不要給寶寶吃酸性食物,因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3.用冷毛巾擠干水后輕輕地貼在腫脹的部位,可減輕疼痛和腫脹.
2016-03-20 05: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