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母細胞瘤小孩
我女兒5月的時候發現右眼有一小塊白色東西,當時也沒在意,到醫院檢查說是白內障,尋思孩子還小也沒尋思手術,可到1歲了去醫院復查說是視網膜細胞瘤,當天就摘除了右眼球換上了義眼,手術挺成功不知道以后會復發不。術后還能活多久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根據腫瘤的表現和發展過程一般可分四期.1.眼內生長期:開始在眼內生長時外眼正常,因患兒年齡小,不能自述有無視力障礙,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長發現.當腫瘤增殖突入到玻璃體或接近晶體時,瞳孔區將出現黃光反射,故稱黑蒙性貓眼,此時常因視力障礙而瞳孔散大,白瞳癥或斜視而家長發現.眼底改變:可見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單發或多發,白色或黃色結節狀隆起,表面不平,大小不一,有新生血管或出血點.腫瘤起源于內核層者,向玻璃體內生者叫內生型,玻璃體內可見大小不等的白色團塊狀混濁;起源于外核層者,易向脈絡膜生長者叫外生型,常使視網膜發生無裂孔性實性扁平脫離.裂隙燈檢查,前房內可能有瘤細胞集落,形成假性前房積膿,角膜后沉著物,虹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腫瘤結節,可為早期診斷提供一些臨床依據.2.青光眼期:由于腫瘤逐漸生長體積增大,眼內容物增加,使眼壓升高,引起繼發性青光眼,出現眼痛,頭痛,惡心,嘔吐,眼紅等.兒童眼球壁彈性較大,長期的高眼壓可使球壁擴張,眼球膨大,形成特殊的所謂"牛眼"外觀,大角膜,角鞏膜葡萄腫等,所以應與先天性青光眼等鑒別.3.眼外期:(1)最早發生的是瘤細胞沿視神經向顱內蔓延,由于瘤組織的侵蝕使視神經變粗,如破壞了視神經孔骨質則視神經孔擴大,但在X線片上即使視神經孔大小正常,也不能除外球后及顱內轉移的可能性.(2)腫瘤穿破鞏膜進入眶內,導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腫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長,甚至可突出于瞼裂之外,生長成巨大腫瘤.4,全身轉移期:轉移可發生于任何一期,例如發生于視神經乳頭附近之腫瘤,即使很小,在青光眼期之前就可能有視神經轉移,但一般講其轉移以本期為最明顯.轉移途徑:(1)多數經視神經或眶裂進入顱內.(2)經血行轉移至骨及肝臟或全身其他器官.(3)部分是經淋巴管轉移到附近之淋巴結.
2016-03-20 19: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首先要做好預防工作,防止發生嚴重的眼部并發癥;其次,要做好眼部的保健工作,比如不要久視,不能做劇烈運動等等.對于改善近視,目前最簡單有效的還是配戴眼鏡,其次可以選擇做準分子激光手術,還可以根據情況做晶狀體摘除或是后鞏膜加固術,預防視網膜脫落.每年到眼科醫院做眼部的體檢.視網膜脫落是得手術治療的。常期用電腦,會產生眼結石等眼不舒服的癥狀建議用電腦是適度,過段時間,自己調節下.平時注意,不要產生了病變,要治療時,就不好了.手術的費用依據不同類型的醫院其收費是不一樣的,費用在萬元左右。
2016-03-20 14: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生存期與病人的心理素質、治療情況有關。術后可以配合服用抗腫瘤中成藥口服液,加快恢復元氣,促進傷口愈合和組織修復,減輕痛苦,鞏固加強手術成果.消除手術無法切除的微小病灶和殘余腫瘤細胞,預防控制復發轉移。根據你說的情況,視網膜細胞瘤手術。建議:應該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眼睛的手術需要比較高的技術,應該到大醫院進行檢查,如果有新農合或者城鎮醫保的話可以享受報銷政策,具體費用可以到醫院進行咨詢。
2016-03-20 13: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僅限于眼內的視網膜母細胞瘤,90%以上可以治愈.僅一只眼有腫瘤者,需摘除眼球和部分視神經.雙眼均有者,由于不宜摘除雙側眼球,故在摘除或破壞腫瘤時,需采用特殊的顯微外科技術.一只眼摘除眼球,另一只眼采用放射治療和顯微外科技術以控制腫瘤.如果癌已經擴散到眼外,應給予抗癌藥物(化學療法).每2~4個月復查一次.如果癌癥復發,需重復使用化學療法.患遺傳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兒童再患其他癌癥的危險性很大.據統計,在診斷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30年內,70%的人患了第二種癌癥.建議患兒的直系親屬至少作一次眼科檢查.家中的其他幼兒應接受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檢查;成人需接受視網膜細胞瘤檢查,這是一種相同基因引起的非惡性腫瘤.對沒有證據顯示患了癌癥的直系親屬,可分析他們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以了解他們是否帶有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基因.另外,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開燈睡覺的兒童或者生物鐘自然睡眠模式受人造光線干擾的人,患癌癥的可能性比平常人要大.人造光線對人體的破壞性影響會降低人體降黑素的水平.降黑素通常會在夜晚增加,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損傷,否則細胞很容易受到腫瘤的破壞.
2016-03-20 08: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有何癥狀表現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怎樣進行保健護理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怎樣的一種疾病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方式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應如何應對 -
Q: 診斷兒童視網膜母細胞瘤需做哪些檢查 -
Q: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怎么回事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一種發生在眼球后部感光區,即視網膜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在眼部腫瘤中高居首位。患者以嬰幼兒為多,1~7歲兒童占85%,偶見于成人。性別差別不大。雙眼患者占25%~30%。此瘤為多中心起源,多從眼的后極部開始,沿視神經入腦是向眼外蔓延的最常見途徑,晚期常因顱內蔓延或全身血道轉移死亡。國外文獻報道治愈率高達90%以上,國內可能因早期發現有困難,治愈率不及國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