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心血管疾病
我的工作是在一所養老院里上班,在這里上班三年多了,最近總結出一個問題,這里的老年人總是很容易檢查出來有心血管問題,不是血壓高,就是冠心病,心絞痛什么的,所以三天兩頭的總要去急救中心,因為自家也有老人所以很擔心這些問題。請問如何治療心血管疾病呢?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致殘率高的疾病。一旦得上這類疾病,自己很難生活自理,給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病人自己也常常因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暢,反而影響了疾病的治療。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不同心血管病,其治療原則不同,總的來說,心血管疾病有藥物治療、介入治療、激光心肌血運重建術以及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日常護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避免勞累,合理安排活動和休息,勞逸結合,不要熬夜。2.飲食合理,清淡富含營養,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3.戒煙戒酒。4.保持平和的心態。
2016-03-21 09: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認識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實行自我保健,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二、保持良好心態,積極地適應社會發展與變革,心有朝霞,胸懷開闊。三、積極參加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參加健身運動,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以減緩肌肉萎縮,防止肥胖,增強心臟功能。以心率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經過運動鍛煉可以減到60次/分,表面看也許與以前沒什么差別,只減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間,就減少了550萬次心跳。健身鍛煉有益心臟健康,最有益的鍛煉項目是大步行走。身體的局部鍛煉(如啞鈴、拉簧)則對心臟無甚益處。四、戒除不良嗜好與不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規律與方式,有個人的文化興趣愛好。五、堅持低脂膳食,改變高脂肪飲食習慣。據某大城市對330萬居民飲食習慣調查,近20年來,糧食、薯類、豆類食物從以往占三分之二,下降至占三分之一;而肉類和油脂食品上升近10倍,每人每天平均攝入食物油83克,遠遠超過了正常需要25~35克的水平。六、飲食多樣化,保持體內酸堿平衡。正常人的血液呈弱堿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軟。如果飲食中酸性食物過多,堿性食物太少,會破壞體內酸堿平衡。食物的酸堿性與其口感味道截然不同。食物在體內消化分解后,含鈉、鉀、鈣元素多的食物稱為堿性食物,如豆類、奶類、蛋清、水果、蔬菜、海帶、茶葉等等;酸性食物,如面粉、大米、肉類、糖、禽、魚蝦等等。七、每天喝奶,可以補鈣。牛奶中所含鈣質最適宜吸收利用。八、人們對鹽的敏感性不同,有的人對鹽敏感,吃得咸,血壓升高;有的人對鹽不敏感,即使吃得咸血壓也不升高。總的來看,還是吃得淡些有益心臟和血管。九、每年做體格檢查,得到健康指導,也利于早期發現病患。多種慢性疾病,都是從健康向疾病的逐步轉化發生的,難于早期自覺發現。例如高血壓,約70%的人是在健康體檢時才被發現的。體檢中發現的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心臟功能減弱等容易引發冠心病,采取個體化治療,是可以恢復和控制的,動脈粥樣硬化也是可以消退的。對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歲以上的人,應提早預防。十、接種適宜的疫苗,對于體弱者及老年人,還應接種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以及國內外在研制中的感冒疫苗、SARS疫苗,增強免疫能力,預防多種感染,保護心臟和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危害。
2016-03-21 07: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建議到醫院心內科進一步檢查原發病。
2016-03-21 03: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