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岳億玲 主任醫師
淮北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科
-
您好!確實具有猩紅熱的初期表現癥狀,但還有如畏寒發熱,初期體溫高,伴頭痛,咽痛,楊梅舌,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全身不適;軟腭充血,水腫,并有出血點,皮疹,常見于耳朵后邊、脖頸底部及上胸部,蔓延至全身,常感瘙癢,面部充血潮紅等癥狀。為避免漏診誤診,為確保治療效果,需要去醫院檢查之后再確診。祝孩子早日康復!
2018-11-25 20:4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紅,其間有針尖大小之出血點,形成深紅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見黏膜疹,充血或出血點.病程第1周末開始脫屑,是猩紅熱特征性癥狀之一,首見于面部,次及軀干,然后到達肢體與手足掌.面部脫屑,軀干和手足大片脫皮,呈手套,襪套狀.脫屑程度與皮疹輕重有關,一般2~4周脫凈,不留色素沉著. 青霉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4萬~8萬U/(kg.d),分2次注射.病情嚴重者可增加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減少并發癥,療程至少10天.對青霉素G過敏者可用紅霉素20~40mg/(kg·d),分3次口服,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藥,療程7—10日.
2016-03-21 23: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潛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長7天.起病急驟,發熱,體溫一般38℃~39℃,重者可達40℃以上,嬰幼兒起病時可能產生驚厥或譫妄.患者全身不適,咽喉疼痛明顯,會影響到食欲.咽喉及扁桃體顯著充血,亦可見膿性分泌物.舌頭紅,乳頭紅腫如草莓,稱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皮疹于24小時左右迅速出現,最初見于腋下,頸部與腹股溝,1日內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為彌漫著針尖大小的猩紅色小丘疹,觸之如粗砂紙樣,或人寒冷時的雞皮樣疹.疹間皮膚潮紅,用手壓可暫時轉白.面頰部潮紅無皮疹,而口周圍皮膚蒼白,稱口周蒼白圈.皮膚皺折處,如腋窩,肘,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色深 紅,其間有針尖大小之出血點,形成深紅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見黏膜疹,充血或出血點.病程第1周末開始脫屑,是猩紅熱特征性癥狀之一,首見于面部,次及軀干,然后到達肢體與手足掌.面部脫屑,軀干和手足大片脫皮,呈手套,襪套狀.脫屑程度與皮疹輕重有關,一般2~4周脫凈,不留色素沉著. 青霉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并發癥.4萬~8萬U/(kg.d),分2次注射.病情嚴重者可增加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減少并發癥,療程至少10天.對青霉素G過敏者可用紅霉素20~40mg/(kg·d),分3次口服,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藥,療程7—10日.
2016-03-21 18: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猩紅熱的主要癥狀是發熱,咽痛,皮膚出現充血紅點疹或充血粟粒疹發熱1—2天內出疹,皮膚彌漫性充血,潮紅,其間散布針尖大小猩紅色皮疹,壓之退色,2~5天后消伴隨癥狀是舌頭特別紅好像是楊梅稱為楊梅舌分析你的情況應該不是猩紅熱,可能是發燒引起的治療就是抗病毒加抗生素及維生素治療,可以配合中藥,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加強營養.多喝水
2016-03-21 18: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普通型 潛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長7天.起病急驟,發熱,體溫一般38℃~39℃,重者可達40℃以上,嬰幼兒起病時可能產生驚厥或譫妄.患者全身不適,咽喉疼痛明顯,會影響到食欲.咽喉及扁桃體顯著充血,亦可見膿性分泌物.舌頭紅,乳頭紅腫如草莓,稱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皮疹于24小時左右迅速出現,最初見于腋下,頸部與腹股溝,1日內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為彌漫著針尖大小的猩紅色小丘疹,觸之如粗砂紙樣,或人寒冷時的雞皮樣疹.疹間皮膚潮紅,用手壓可暫時轉白.面頰部潮紅無皮疹,而口周圍皮膚蒼白,稱口周蒼白圈.皮膚皺折處,如腋窩,肘,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色深 紅,其間有針尖大小之出血點,形成深紅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見黏膜疹,充血或出血點.病程第1周末開始脫屑,是猩紅熱特征性癥狀之一,首見于面部,次及軀干,然后到達肢體與手足掌.面部脫屑,軀干和手足大片脫皮,呈手套,襪套狀.脫屑程度與皮疹輕重有關,一般2~4周脫凈,不留色素沉著. (二)其他類型 1.輕型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癥狀,往往至出現典型的皮膚脫屑時,才取得回顧性的診斷.患者可有低熱1~2天或不發熱,皮疹隱約可見,出疹期很短,無楊梅舌.發病后1~3周皮膚脫屑或脫皮. 2.中毒型起病急驟,體溫可高至40.5℃以上.全身中毒癥狀明顯,頭痛,驚厥,嘔 吐,為常見癥狀.咽扁桃體炎癥嚴重.有明顯紅斑疹.如合并膿毒癥狀,甚至發生休克, 危險性很高. 3.外科型鏈球菌經皮膚或黏膜傷口感染時,可有局部急性化膿性病變,皮疹從創口開始,再發展到其他部位皮膚.無咽炎和楊梅舌.1,一般治療:做好呼吸道隔離,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供給充足水分和營養;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2,抗菌治療:首選青霉素,足量靜滴,療程7~10天;重癥病人加大青霉素用量,并予靜脈注射,或兩種抗生素聯合應用;如有青霉素過敏,可選用紅霉素,頭孢霉素等藥物. 3,居室應通風,有條件時盡量讓患兒隔離獨居,避免傳染給別人,也可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要臥床休息,為防止猩紅熱引起的心肌炎,腎炎,病兒應絕對臥床2~3周. 4,飲食可給予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在發熱出疹時應讓患兒多飲水.注意口腔衛生,可用淡鹽水漱口,一日3~4次,清除鼻腔分泌物,用青霉素軟膏涂口唇和鼻腔. 5,皮疹退后可出現皮膚脫屑,有癢感,要保持皮膚清潔.出疹期病兒皮膚瘙癢,如果抓破還會繼發感染,可涂爐甘石洗劑或75%酒精.忌穿絨布或化纖內衣褲,以免加重瘙癢.脫皮時可涂凡士林或液體石蠟,有大片脫皮時需用剪刀剪掉,囑病兒不能用手強行剝離,以免引起皮膚感染.注意不要用手剝脫皮屑,以免引起感染.癢時可涂爐甘石洗劑. 6,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在發病2~3周時注意小便顏色是否加深,如尿液似醬油色或洗肉水色,尿量減少,面部,四肢浮腫,以及出現關節紅腫痛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 7,病愈后1個月內,定期到醫院檢查化驗,及時發現并發癥.
2016-03-21 15: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猩紅熱(ScarletFever)為A群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后明顯的脫屑.少數患者患病后由于變態反應而出現心,腎,關節的損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多見于小兒,尤以5—15歲居多. (一)普通型 潛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長7天.起病急驟,發熱,體溫一般38℃~39℃,重者可達40℃以上,嬰幼兒起病時可能產生驚厥或譫妄.患者全身不適,咽喉疼痛明顯,會影響到食欲.咽喉及扁桃體顯著充血,亦可見膿性分泌物.舌頭紅,乳頭紅腫如草莓,稱楊梅舌.頸部及頜下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皮疹于24小時左右迅速出現,最初見于腋下,頸部與腹股溝,1日內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為彌漫著針尖大小的猩紅色小丘疹,觸之如粗砂紙樣,或人寒冷時的雞皮樣疹.疹間皮膚潮紅,用手壓可暫時轉白.面頰部潮紅無皮疹,而口周圍皮膚蒼白,稱口周蒼白圈.皮膚皺折處,如腋窩,肘,腹股溝等處,皮疹密集,色深 紅,其間有針尖大小之出血點,形成深紅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見黏膜疹,充血或出血點.病程第1周末開始脫屑,是猩紅熱特征性癥狀之一,首見于面部,次及軀干,然后到達肢體與手足掌.面部脫屑,軀干和手足大片脫皮,呈手套,襪套狀.脫屑程度與皮疹輕重有關,一般2~4周脫凈,不留色素沉著. (二)其他類型 1.輕型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癥狀,往往至出現典型的皮膚脫屑時,才取得回顧性的診斷.患者可有低熱1~2天或不發熱,皮疹隱約可見,出疹期很短,無楊梅舌.發病后1~3周皮膚脫屑或脫皮. 2.中毒型起病急驟,體溫可高至40.5℃以上.全身中毒癥狀明顯,頭痛,驚厥,嘔 吐,為常見癥狀.咽扁桃體炎癥嚴重.有明顯紅斑疹.如合并膿毒癥狀,甚至發生休克, 危險性很高. 3.外科型鏈球菌經皮膚或黏膜傷口感染時,可有局部急性化膿性病變,皮疹從創口開始,再發展到其他部位皮膚.無咽炎和楊梅舌.
2016-03-21 13: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