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患上乳腺癌?
醫生,你好!因為孩子從出生的時候,母乳就不夠吃,上班之后,孩子就吃奶粉的,最近有些日子我的乳腺總是疼痛,還有腫塊出現,到醫院進行胸透檢查,診斷有乳腺癌的征兆,需要及時治療的治療和預防。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是一種慢病。盡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會惡變,但兩者之間的諸多聯系,提示人們積極保健與治療。 提示:乳腺增生中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腫塊較大、腫塊與月經關系不明顯者,容易發生惡變。鑒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惡變,建議盡早調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2、反復做人工流產手術 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總是問醫生:人流對身體有多大影響?而她們考慮的一般都是指對肉體的損傷及疼痛,而沒有認識到不痛不癢的激素變化對人體的影響。3、常用激素類藥品或化妝品 研究證明:濫用含雌激素類保健品,可能導致乳腺癌。4、有乳腺癌家族史 除去遺傳原因和環境因素我們每個人都是那株龐大的FAMILYTREE上伸出的一個枝椏——主干的健康狀況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們的未來。5、未哺乳或哺乳過長 哺乳可以降低婦女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幾率。哺乳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會大大少于從未哺乳的婦女,另外哺乳過長的女性患乳腺癌幾率也會增加。6、肥胖或過多攝入脂肪 乳腺癌與脂肪攝入有一定關系,所以在兒童發育時期應該注意營養均衡,在青春期應該控制脂肪和動物蛋白的攝入,注意鍛煉身體,絕經期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7、精神抑郁,經常生氣,心情不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相關數據,癌癥患者的抑郁癥發病率介于20%~45%之間,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發病率,而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傾向尤為明顯。8、反復長期接觸各種放射線(多次放射線、電腦、手機等) 目前已經肯定的事實是接觸電離輻射可以增加腫瘤發病率。腫瘤是人和動物在接受射線照射后最嚴重的遠期病理變化。電磁輻射誘發乳腺癌的不可忽視。9、獨身未育或婚后不育 目前,發生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最明確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女性生育子女數:相比較于經產婦女,未生育婦女患這些癌癥的危險較高。10、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 當今女性新的生理現象,如月經初潮提前、絕經推遲、不育晚育等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發病率。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如今兒童營養豐富,濫用補品,月經普遍提前,一些女性為延長青春期人為延遲絕經,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時間過長。此外,獨身、婚姻持續時間短、性伴侶多以及初產年齡大于30歲,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雖乳腺增生不是惡性腫瘤,但如長期不愈就有可能轉變為乳腺癌。 因此,乳腺癌病學專家告誡:了解乳腺健康知識,調整生活方式,治愈乳腺增生,是阻斷乳腺癌的癌前病變,預防乳腺癌的最佳措施。
2016-03-22 01: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生育后哺乳時間減少或人工哺乳容易患上乳腺癌,其他的危險因素包括乳房腫塊(早期乳房活組織檢查異常);如異型性增生(小葉或導管),特征復雜的纖維腺瘤、非典型性增生、硬化性腺病。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造成乳房癌的。
2016-03-21 17: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哪些人更容易患乳腺癌,除了遺傳和年齡因素。乳腺癌是婦女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乳腺癌一般與卵巢功能、遺傳因素、婚育及哺乳等因素有密切關系。因此乳腺癌主要發生在青春期以后的成年婦女。35-55歲為好發年齡,約占全部患者的75%。
2016-03-21 06: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婚育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女性雖婚而不育或第一胎在30歲以后亦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發生乳癌的危險為婚者的2倍。專家認為,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但僅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癌的發生有保護作用,主要是對絕經前的婦女。
2016-03-21 05: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