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雙手無意識抖動不一定是癲癇癥,其原因較多,包括生理性因素、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礦物質缺乏、藥物副作用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8-25 20:14
1.生理性因素: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大量飲酒等可能導致短暫的雙手抖動,通常在誘因消除后可恢復。
2.神經系統疾病:帕金森病會出現靜止性震顫,多從一側上肢開始,逐漸波及四肢;特發性震顫多有家族史,在做動作或保持姿勢時明顯。
3.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可引起雙手抖動,同時伴有心慌、多汗、消瘦等癥狀。
4.礦物質缺乏:體內缺乏鎂、鈣等礦物質元素,影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導致手抖。
5.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精神病藥、抗癲癇藥等可能引起手抖的副作用。
總之,雙手無意識抖動的原因復雜多樣。如果頻繁出現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頭顱 CT、甲狀腺功能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檢查大腦,現在原因很難說,針灸可以治療好的。
2016-03-21 23:2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你的情況應該去醫院做腦電圖診斷一下,看看是否是癲癇發作。現在看來,你的情況還不能就明確診斷為癲癇。比如頸椎病也可以引起你的癥狀的,當然還有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可以引起的,因此你應該去醫院再做詳細的檢查才行。
2016-03-21 22: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癲癇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細胞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癲癇病臨床上最常見癥狀有:突然意識喪失,發則仆倒、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蘇醒時一如常人為主要表現,反復出現的癲癇發作。癲癇的治療應該從癲癇發作的機制入手,建議選擇一個正規的癲癇病醫院,采用修復受損神經元細胞的治療方案針對受損神經元進行一個靶向的有效修復,可以完全修復受損神經元細胞,徹底杜絕癲癇的發作。癲癇的癥狀與癲癇灶所處的部位有關。在運動區就表現為肢體的抽動,在感覺區就表現為感覺異常,在視覺區就表現為視覺的異常。臨床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發則仆倒、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建議采用修復受損神經元細胞的治療方案,完全修復受損神經元細胞,徹底杜絕癲癇的發作。
2016-03-21 15: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根據您的描述,無癲癇明顯特征。手抖,醫學上稱為震顫。它僅是一個癥狀,是指身體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現為不隨意的有節律性的顫動,臨床上分為:靜止性震顫、運動性震顫、姿勢性震顫、回跳性震顫及震動性震顫等。靜止性震顫即肌肉在松弛的情況下出現肢體抖動,睡眠時消失,較有節律。帕金森綜合征即屬此類。運動性震顫是在靜止時不出現,運動時才發作。表現為無節律、振幅大,常因情緒激動、精神刺激而發作。這是拮抗肌協調障礙的結果。常是小腦病變的反應,如小腦腫瘤、結合臂病變、腦血管硬化等。姿勢性震顫又稱意向性震顫。其實此種震顫歸屬運動性震顫,即指身體處于某一特定姿勢(如臥或坐時)或從事某種目的運動或保持某一姿勢時才出現,靜止時消失。震顫雖然表現為手的抖動,但其病根多在大腦,皆是因某種疾患使大腦涉及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臨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綜合征,肝豆狀核變性,肝性腦病,小腦、腦干病變,腦動脈硬化,腦缺血,藥物中毒,癡呆等。建議您到附近的癲癇專科醫院檢做一下心電圖,確診是否是癲癇。癲癇治療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016-03-21 09: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癲癇早期癥狀是指在大發作前的數日或數小時,病人出現的全身不適、易激惹、煩燥不安、情緒憂郁、心境不佳、常挑剔或抱怨他人的癥狀。有些精神運動性發作也可出現類似大發作的早期癥狀
2016-03-21 08: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