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炎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安排復查,主要涉及治療效果評估、病情變化監測、藥物調整依據、發現潛在問題、判斷康復進程等方面。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11-14 07:23
1.治療效果評估:通過復查了解炎癥是否減輕,癥狀有無改善,如胃痛、胃脹、惡心等是否緩解。常用藥物有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等,以判斷藥物是否有效。
2.病情變化監測:胃炎可能會發展或好轉,復查能及時發現病情的新變化,如是否出現潰瘍、出血等。
3.藥物調整依據:根據復查結果決定是否需要調整用藥,如增加或減少藥物種類,更換藥物等。像枸櫞酸鉍鉀、硫糖鋁等藥物可能需要調整使用。
4.發現潛在問題:有些胃炎可能伴隨幽門螺桿菌感染,復查可明確感染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根除治療。
5.判斷康復進程:確定胃炎的恢復程度,以便制定后續的飲食和生活注意事項。
總之,胃炎 2 周后復查對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促進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患者應遵醫囑按時復查,并在治療期間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胃鏡是一種侵入性的檢查,可能會損傷你的胃粘膜和食管粘膜,不能在短期內多次檢查,而2周的時間上次的損傷基本已經恢復了,就可以繼續進行檢查了,2周內病情也發生變化,這時候的檢查比較理想。祝您健康
2016-03-22 05: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