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浩 副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治療方法包括藥物、內鏡、手術等。常見有藥物治療、內鏡下套扎、硬化治療、介入治療、手術治療。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11-24 16:17
1.藥物治療:口服普萘洛爾、卡維地洛等,降低門靜脈壓力。但需遵醫囑。
2.內鏡下套扎:通過套扎曲張靜脈,使其缺血壞死脫落。
3.硬化治療:向曲張靜脈內注射硬化劑,使其閉塞。
4.介入治療: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降低門靜脈壓力。
5.手術治療:門體分流術或斷流術,各有利弊。
患者應根據自身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從西醫學的角度來講,膽汁性肝硬化會出現食道胃底靜脈曲張,脾亢的問題,為了防止出血等等并發癥要做手術。建議你首先從飲食調整,千萬不能吃硬的東西和刺激性的東西。可服用中藥軟肝縮脾,提高血小板,防止出血。如果出血,立即送當即醫院止血。建議你最好去專科醫院由專家指導用藥。
2016-03-21 20: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汁性肝硬化? 膽汁性肝硬化是指由于肝內、肝外膽管疾病導致長期膽汁淤積而致之肝硬化。一般分為肝內膽汁淤積性和肝外膽管梗阻性肝硬化兩種類型,前者多為肝內細小膽管疾病引起的膽汁淤積,其中與自身免疫有關者,稱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后者多繼發于肝外膽管梗阻,稱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是膽汁性肝硬化的一種較少見類型,其病變主要為肝內細小膽管的慢性非化膿性破壞性炎癥,起病隱匿,進展緩慢,長期持續的膽汁淤積,最終演變為肝硬化。女性患者約占80%~90%,多為中年以上婦女,一般認為與自體免疫有關。本病屬中醫學“黃疸”、“積聚”、“鼓脹”等病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