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朵疾病最主要的癥狀就是聽不見,耳背,一般會有中耳炎等疾病,聽力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建議有什么問題的話最好還是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2017-01-25 22: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耳痛 兒童的耳痛大多數由耳病所致。主要由急性炎癥引起,如急性化膿性軟骨膜炎、外耳道炎和癤腫、急性鼓膜炎及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等。孩子如果耳痛,家長應及時向醫生咨詢,明確病因,合理治療。4.耳流膿 有的家長給孩子洗澡時會發現孩子的耳朵有膿液流出,外耳道流出分泌物是耳部疾病的常見癥狀之一。外耳道炎的分泌物多為滲出性液體,中耳炎的分泌物常為粘膿性。慢性中耳炎分泌物有惡臭時,應懷疑為膽脂瘤性中耳炎。家長若發現孩子耳流膿則應帶孩子去醫院就診。5.耳鳴 耳鳴是聽覺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種常見癥狀。幾乎每個人均有生理性耳鳴的感受,兒童也不例外。耳鳴可以分為客觀性和主觀性耳鳴,后者最為常見,多種耳部疾病如耵聹栓塞、中耳炎、聽神經瘤和中毒性耳聾等,以及全身疾病如兒童貧血、白血病、腎炎等都可以引起耳鳴。6.耳聾 臨床上將聽力下降稱為耳聾。兒童耳聾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引起的。聽覺系統的任何部位有病變時均可產生耳聾。但不同的部位受侵,會出現不同性質的聾。外耳、中耳病變導致的聽力障礙稱傳導性耳聾;由內耳、聽神經及聽中樞病變引起的稱感音神經性耳聾;兩者兼有則為混合性耳聾。對于可能的先天性聽力下降,家長應加強孕期、產期的婦幼保健,減少新生兒耳聾的發生率,廣泛開展胎兒、嬰幼兒測聽篩選,力求對聽力障礙進行早期預警和防治。兒童后天性的聽力下降可能由中耳、外耳以及鄰近器官炎癥等引起,也可因藥物引起。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忽視中耳炎等兒童耳朵的炎癥;另外,許多藥物對耳朵都具有強烈的毒性,長期使用或一次大量使用,或病兒對這種藥高度敏感都可引起聽覺障礙。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等。因此,兒童用藥應十分慎重。一般來說,耳聾的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也更為有效。耳聾的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適時進行聽覺言語訓練,適當應用人工聽覺。37.創傷耳朵創傷包括器械傷、燒傷、曬傷、凍傷等損害。孩子戶外活動時,要注意看管,避免不必要的傷害。一要防曬、防凍。具體防護措施要根據天氣和環境的情況來決定,如太陽光線很強,不妨戴一頂遮擋耳部的遮陽帽,或在耳部涂抹少許的防曬霜等;天氣寒冷,注意耳部保暖,防止耳朵凍傷。二要防范外力與碰撞。孩子在車上時,要系好安全帶;家長不要用手掌摑孩子耳光,否則可能傷及鼓膜,導致聽力損傷。8.中耳炎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炎癥,尤其好發于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一些疾病可影響耳朵的健康,感冒就是引起中耳炎的一大罪魁(大多數中耳炎由感冒引起),故預防中耳炎的最好辦法莫過于預防感冒。并注意:不要讓水流入耳道內,洗澡或游泳時若耳內灌了水,應及時用棉簽或棉球蘸出耳內的污水。媽媽喂奶要注意姿勢,寶寶的咽鼓管較成人短且平直,嗆奶或吐奶時,奶汁有可能經此管道潛入中耳,誘發中耳炎。所以喂奶時應保持孩子頭部稍高的姿勢,喂奶后應繼續保持這種體位片刻,不要立即放平。麻疹、腮腺炎、風疹等急性傳染病也是中耳炎的導火線,應該按時接種疫苗,防止這幾種傳染病上身
2017-01-25 22: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