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劍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中心-小兒專科
-
手足口病患兒會出現咳嗽,流鼻涕,煩躁哭鬧,多數不發燒或有低燒等癥狀,發病一到三天后,患兒的手足掌及口腔內就會出現直徑大約三毫米左右的紅疹,當紅疹轉化成水皰后就會傳染給別人,一般生長在手足部位的紅疹不會影響患兒的情緒,但是當口中水皰破裂時就會導致患兒因劇痛而不愿意進食。
2019-12-03 20:3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手足口病是一種新型的兒童傳染病,兒童普遍易感,主要是通過接觸有病毒的手巾,毛巾,玩具,和患者的咽喉分泌物等。主要表現是口腔粘膜出現散狀皰疹,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但是有四個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只能說任何藥物都有過敏的可能性。這是很難預料的。指導意見: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沒有并發癥一般七天痊愈,也可以觀察,也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抗病毒口服液等。應加強患兒的護理,作好口腔衛生。進食前后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漱口,食物以流質及半流質等無刺激性食物為宜。也不可以大意要動態觀察孩子的情況。
2014-04-24 19: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的病情已經了解,建議: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手足口病知識》及《手足口病危重癥的表現》及《手足口病的治療》。
2014-04-23 19: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針對小兒手足口病的癥狀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關于小兒手足口病的癥狀為你解答如下:看樣子你妹妹不是。只對5歲以下兒童發病。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目前還不屬于法定報告傳染病。該病隱性感染率高,顯性病人癥狀一般輕微. 二.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什么? 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無癥狀帶毒者為主要傳染源。 三.手足口病是通過哪些途徑傳播的? 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過受患者的糞便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泡亦會傳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患者的糞便在數周內仍具傳染性。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獲得免疫力,各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主要5歲以下兒童為主。 五.手足口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手足口病是一種腸道病毒病,潛伏期一般3-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多數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臨床上更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輕度上感癥狀。由于口腔潰瘍疼痛,患兒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現比較早,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于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紅變暗,然后消退;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凸起,內有混濁液體,長徑與皮紋走向一致,如黃豆大小不等,一般無疼痛及癢感,愈合后不留痕跡。手、足、口病損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現。水泡及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消退。 六.手足口病會引起哪些并發癥? 手足口病表現在皮膚和口腔上,但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時要加強對患者的臨床監測,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伴發無菌性腦膜炎時,其癥狀表現為發燒、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易煩燥、睡眠不安穩等;身體偶而可發現非特異性紅丘疹,甚至點狀出血點。合并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的人,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七.手足口病的流行特點是什么? 本病常易在幼托機構中發生集體感染。院內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區分布極為廣泛,歐美及亞洲等地沒有嚴格的地區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 八.如何診斷手足口病? 本病主要診斷依據①好發于夏秋季節。②以兒童為主要發病對象,常在嬰幼兒集聚的場所發生,呈流行趨勢。 ③臨床主要表現為初起發熱,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繼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膚出現斑丘疹及皰疹樣損害。④病程經過較短,多在一周內痊愈。散在發生時,須與口蹄疫、皰疹性咽頰炎、風疹等鑒別。 九.怎樣治療手足口病? 治療原則主要對癥處理為主。在患病期間,應加強患兒護理,做好口腔衛生,,食物以流質及半流質等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故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就診、復查進行檢測,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復。 十.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本病至今尚無特殊預防方法,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糞便等排泄物的處理,一般不需對接觸者采取醫學措施。托幼等單位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對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應消毒處理,衣物置陽光下暴曬,室內保持通風換氣。在手足口病流行時,應做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2014-04-21 19: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燕瑞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癥。1~2天內口腔、咽、軟腭、頰黏膜、舌、齒齦出現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周圍繞以紅暈,破潰成小潰瘍,由于疼痛,常流涎和拒食。同時手足亦出現皮疹,在手足的背側面和手指(趾)背側緣、甲周圍、掌跖部,出現數目不定的水皰等。
2014-04-16 21: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毛淑敏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建議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2014-01-12 10: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