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衍豹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早搏和心律不齊是常見的心臟節律異常,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生理因素、心臟疾病、內分泌疾病、電解質紊亂、藥物影響等。 1.生理因素: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睡眠不足、飲酒、喝咖啡或濃茶等,可能導致暫時的早搏和心律不齊。一般通過休息、調整生活方式可恢復。 2.心臟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臟器質性病變,會影響心臟的正常節律。需要針對原發病治療,可能包括藥物、介入或手術。 3.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可影響心臟功能。治療重點在于控制甲狀腺功能。 4.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鎂等電解質失衡,會干擾心肌細胞的電活動。需及時補充相應電解質。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抗心律失常藥、抗生素等,可能引發心律失常。必要時調整用藥。 6.其他因素:遺傳因素、心臟結構異常等也可能與此有關。 總之,早搏和心律不齊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果出現頻繁發作、癥狀明顯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心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心臟超聲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預防和改善癥狀。
2024-12-19 04: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的早搏是右室流出道室早,從我目前看到的資料是單源性的,比較適合導管射頻消融根治,這是最常見也是消融效果比較好的一種室性早搏; 你這種類型的早搏雖然說大部分是良性,但是也有潛在的惡性心律失常風險,可能是心肌病的早期或局部心肌病變如果不干預,這么多的室早長期也會造成心衰; 不建議長期服用可達龍等抗心律失常藥物,有明顯副作用,如果你想要孩子,建議及早消融室早根治后再懷孕; 除非是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單純早搏應該不會遺傳,但你是否ARVC現在證據不足; 廈門患者可以就近找市人民醫院的謝強主任或鄭武揚醫生就診,當面可以了解的更詳細
2014-01-14 10: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 建議到醫院檢查心電圖. 意見建議: 明確早搏的性質,判斷發生早搏的原因,并根據性質和早搏的頻率進行治療.
2014-01-14 10: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出現早搏不一定都有心臟病 ,早搏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種 ,前者多見于健康人或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孩子 ,常因過勞、精神緊張、消化不良、情緒激動或植物神經系統不穩定因素引起 ,往往因運動或心率加快而早搏消失。后者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 ,常見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電解質紊亂、洋地黃等某些藥物中毒、急性感染等 ,早搏常在運動或心率加快時增多。正常心臟的跳動是規則的,各次心跳間隔時間基本相等,如果出現突然提前的心跳在醫學上稱為過早搏動(早搏),或稱期外收縮,早搏時病人有心悸、胸悶等感覺,但也有病人無任何不適。搭脈搏時可出現早跳或“漏跳”。早搏可偶爾出現,也可頻發。 早搏很常見,可發生在各種心臟病的基礎上,但也可出現在正常人。出現早搏時不必過于緊張,應請醫生查明病因,決定是否須用藥以及用什么藥,絕大部分早搏的病人預后都是良好的。 1.過早搏動簡稱早搏或稱期外收縮,是心臟病病人常見的臨床表現。早搏本身并非嚴重疾病,所以病員應消除思想顧慮,保持樂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2.注意勞逸結合,使睡眠充足。 3.不吸煙,不飲酒,飲食不過飽,少吃刺激性食物。 4.活動后早搏不增多的慢性病人應適當參加文體活動。 5.伴有嚴重心臟病或有明顯癥狀者須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此類藥物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2014-01-07 10: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早搏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種。功能性早搏多見于健康人或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孩子,常因過勞、精神緊張、消化不良、情緒激動或植物神經系統不穩定因素引起,往往因運動或心率加快而早搏消失。器質性早搏的危害一般會以某些疾病引起的,常見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電解質紊亂、洋地黃等某些藥物中毒、急性感染等,早搏常在運動或心率加快時增多。
2014-01-02 10: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 考慮是心律失常,心臟供血不足引起的,可以服用穩心顆粒和丹參滴丸治療觀察看看,避免勞累情緒激動,必要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2014-01-01 10: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