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玲聰 副主任醫師
麗水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建議遵循主治醫生方法治療。你應注意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勞累及過度緊張;忌食辛辣厚味,血腥發物等;切不可濫用藥物,既可獲得良好療效,又能避免毒副作用;如果反復發作更應堅持用藥.平時應注意避風寒、潮濕, 冬季發作者應注意保暖,減少行走,尤其不宜久行、久立。
2012-08-27 09: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結節紅斑 利濕活血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膚生紅色結節,繞脛(小腿)而發,紅斑排成一條條索狀,形如瓜藤纏繞在樹干上,故中醫稱之為“瓜藤纏。本病為常見病多發病,總發病率約占人口的l%左右,常見于春秋季節,多見于青年女件,多數發病年齡在20—40歲。皮損多見于小腿伸側,少見于大腿及前臂,急性過程,3—6周可以自愈,不留痕跡,但易于反復。 結節性紅斑的致病因素很多。也比較復雜。最早報道為鏈球菌感染,觀察發現;結節性紅斑在癥狀發生之前,約有80%以上的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癥狀,其中50%左右是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體炎,一般在感染三周內發病。藥物因素也可引起本病,過去一直認為磺胺,溴劑和碘劑均有可能致病,近年來發現口服避孕藥物也可引發本病。中醫則認為,素稟血熱內蘊之體,或過食辛辣炙熱,郁久化熱,濕熱下注 凝滯血脈 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而成結或脾虛濕盛,陽氣不足,腠理不固以致風寒濕邪乘虛而人,流注經絡而成結節。 結節性紅斑以雙脛對稱發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結節為主要癥狀。發病之初多有發熱及關節痛.皮損常突然發生,小若梅李,大似紅棗,少則數個,多達數十。對稱出生,繞胚而發,尤以脛前居多。如瓜藤所纏,微隆皮面,皮膚緊繃 周圍腫脹,觸之灼熱而疼痛。其色由鮮紅漸為紫紅 最后變為黃色,自行消退。結節可持續數天或數周,緩慢消退,多無潰瘍,不會留疤痕,但可反復發生。少數侵及大腿,上臂伸側,面頰,但一般結節小而淺。 中醫治療本病常分成三型辨證施治。血熱內蘊型,主要癥狀為:結節呈梅核大小,其色鮮紅 灼熱疼痛,伴發熱口渴,關節腫痛,步履艱難,便結溲赤。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丹 皮10g 赤 芍10g 王不留行10g 澤 蘭10g 當 歸10g 紅 花10g 桃 仁10g 川牛膝10g 香 附10g 水煎服 每日2次,每次150ml。
2012-04-17 16: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宏杰 主任醫師
河南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外科
-
目前大多認為結節性紅斑的發生與感染有關,其中鏈球菌感染、結核、腸道感染及系性真菌感染(牙生菌、球孢子菌及孢漿菌),均可引起本病。一些藥物如磺胺藥、溴化藥、碘化藥、避孕藥等也可引起結節性紅斑。上述因素的致病機制不詳,可能為機體對病原常生的遲發性變態反應所致。貝赫切特病、sweet綜合征、紅斑狼瘡、潰瘍性結腸炎等經常會出現結節紅斑樣損害,可能為相應疾病累及到皮下脂肪所致,而并非兩種疾病的共存
2012-04-17 14: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