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建磊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背部刮痧后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洗澡、觀察皮膚、補充水分、調整飲食等。 1. 保暖:刮痧后毛孔張開,易受風寒侵襲,應及時增添衣物,避免處于低溫環境。 2. 避免洗澡:24 小時內不要洗澡,以防濕邪入侵,引起不適。 3. 觀察皮膚:留意刮痧部位有無破損、紅腫、疼痛,如有異常應及時處理。 4. 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毒素。 5. 調整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膩、生冷食物,減輕腸胃負擔。 6. 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恢復。 7. 避免劇烈運動:防止身體過度疲勞。 總之,背部刮痧后遵循這些注意事項,有助于促進身體恢復,減少不適。若出現嚴重不適,應及時就醫。
2024-12-18 11: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刮痧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術于皮部對機體的作用大至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預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療作用. 一,預防保健作用 刮痧療法的預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預防與疾病防變兩類.刮痧療法作用部位是體表皮膚,皮膚是機體暴露于外的最表淺部分,直接接觸外界,且對外界氣候等變化起適應與防衛作用.皮膚所以具有這些功能,主要依靠機體內衛氣的作用.衛氣出于上焦,由肺氣推送,先循行于皮膚之中,衛氣調和,則‘‘皮膚調柔,腠理致密”(《靈樞·本臟》).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強衛氣,衛氣強則護表能力強,外邪不易侵表,機體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現惡寒,發熱,鼻塞,流涕等表證,及時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將表邪及時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進入五臟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療作用 刮痧療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調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使組織間壓力得到調節,以促進刮拭組織周圍的血液循環.增加組織流量,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調整陰陽 刮痧對內臟功能有明顯的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如腸蠕動亢進者,在腹部和背部等處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進者受到抑制而恢復正常.反之,腸蠕動功能減退者,則可促進其蠕動恢復正常.這說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調整臟腑功能,使臟腑陰陽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絡 肌肉附著點和筋膜,韌帶,關節囊等受損傷的軟組織,可發出疼痛信號,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使有關組織處于警覺狀態,肌肉的收縮,緊張直到痙攣便是這一警覺狀態的反映,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肢體活動,從而減輕疼痛,這是人體自然的保護反應.此時,若不及時治療,或是治療不徹底,損傷組織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連,纖維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斷地發出有害的沖動,加重疼痛,壓痛和肌肉收縮緊張,繼而又可在周圍組織引起繼發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陳代謝障礙,進一步加重“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 臨床經驗得知,凡有疼痛則肌肉必緊張;凡有肌緊張又勢必疼痛.它們常互為因果關系,刮痧治療中我們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緊張也就消除;如果使緊張的肌肉得以松弛,則疼痛和壓迫癥狀也可以明顯減輕或消失,同時有利于病灶修復.指導意見: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回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后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并休息15-20分鐘.
2014-01-05 08: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鵬波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刮痧后,會使汗孔擴張,半小時內不要沖冷水澡,可洗熱水澡,邊洗邊刮無妨。刮完一般在五至七天痧退后再刮拭,平時可以補刮,以加強退痧的作用,刮痧后喝一杯熱(溫)開水,以補充體內消耗的津液,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刮痧、排毒外,還要針對性地調理臟腑營養。
2014-01-04 2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