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艷菲 醫師
山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脾胃濕熱的調理需從飲食、運動、作息、情志、藥物等多方面著手。飲食宜清淡,避免肥甘厚味;適當運動促進代謝;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保持良好情志,避免惱怒憂思;必要時可服用藥物調理。 1.飲食:減少辛辣、油膩、甜食的攝入,如辣椒、油炸食品、巧克力等。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薏米、綠豆、冬瓜等。 2.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運動 3 次,每次 30 分鐘以上,以促進脾胃運化,排出濕熱。 3.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夜間是身體自我修復和排毒的時間,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復脾胃功能。 4.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中,不良情志會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 5.藥物: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藿香清胃膠囊、甘露消毒丹、清熱祛濕顆粒等藥物。但需注意,藥物的使用應嚴格遵醫囑。 調理脾胃濕熱需要長期堅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如果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17 19: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脾胃濕熱,病證名。亦稱中焦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致。癥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濕為主。該證在門診診療中幾乎每天均可見到,它涉及消化、腫瘤、泌尿等多個系統的多種疾病,而消化系統疾病更為常見,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癥、膽囊息肉等。在肝癌手術、食管或胃或腸癌手術后,其各自發展的不同階段均可能出現,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建議在當地醫生的指導下結合臨床確診治療!
2014-01-09 14: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巧花 醫師
丁集鎮衛生院
一級
婦科
-
瓜果可以駐濕,脾虛者要特別注意健脾化濕,少吃,以免造成體內濕氣淤積,加重不適癥狀。脾虛的患者要多吃一些容易吸收、消化的食品,出現舌苔黃膩、脈濡滑、四肢沉重、嗜睡現象,要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以抵御濕熱的侵襲。
2014-01-07 09: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如果方便,可來我的門診就診。
2014-01-05 14: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還有出現這個濕熱的情況,可以吃點歸脾丸和龍膽瀉肝丸。
2013-12-28 14: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