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患者服頸通顆粒血壓高能否繼續用?
年齡:48 性別:男 醫生你好,我的頸椎病有2年了,期間沒少醫生你好,我的頸椎病有2年了,期間沒少跑醫院治療,做得最多的就是推拿按摩,還有針灸,也吃過很多中藥、西藥之類的,但是效果都不好。今年7月份去醫院治療的時候有醫生建議買那個露明牌子的頸通顆粒。8月份開始吃,現在感覺效果不錯。但是在昨天單位組織體檢,發現我的血壓偏高,上壓都有160了,請問我還能繼續長期吃這些活血化瘀的中藥嗎? 伴隨癥狀: 睡眠:正常 大小便:正常 精神:正常 飲食:正常 體重:正常 生育:否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廣林 副主任醫師
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乙等
泌尿外科
-
頸椎病患者在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藥頸通顆粒期間發現血壓偏高,是否能繼續服用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藥物成分、血壓控制情況、頸椎病病情、個體體質以及醫生建議等。 1. 藥物成分:頸通顆粒中的活血化瘀成分可能對血壓產生一定影響,但具體作用因人而異。像常見的活血化瘀中藥如丹參、赤芍、紅花等,其作用機制和對血壓的影響各有不同。 2. 血壓控制情況:如果血壓能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或其他降壓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在醫生評估后可能可以繼續服用。但如果血壓持續偏高,難以控制,可能需要暫停。 3. 頸椎病病情:需評估頸椎病的嚴重程度和當前癥狀。若病情仍較嚴重,且頸通顆粒效果顯著,醫生可能會權衡利弊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4. 個體體質: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對活血化瘀藥物較為敏感,容易出現血壓波動;而有些則耐受性較好。 5. 醫生建議:最終的決定應以醫生的專業判斷為準。醫生會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并根據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給出合理建議。 總之,對于服用頸通顆粒期間出現血壓偏高的頸椎病患者,應及時與醫生溝通,遵循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方案的調整,以確保頸椎病的治療和血壓的控制都能達到理想效果。
2024-12-18 07: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這是典型頸椎病, 治是可以治的好,關鍵在于以后的保養和針對性鍛煉身體。是勞損或受傷(傷可轉百病,甚至于腫瘤或癌),受涼轉成風濕,痰濕停留瘀阻經絡不通引起疼痛或麻痹,把痰濕洗出就通了,通則不痛。你這種情況手法治療最快,最好。且無副作用。 中醫認為所有的痛都是風寒濕痹,痰濕,瘀血停留(增生,腫塊,肥大,風濕都屬瘀的范疇),血於阻滯經絡不通,氣血不暢,營養通不過去引起筋的張硬或粘連而壓迫神經發生疼痛或麻痹。要想徹底治愈必需筋撥離,不壓迫神經,加上經絡疏通(遠古的療法吊洗傷痛/吊洗風濕,具有把痰濕和於血洗出、軟化疳結、活血化瘀、促使氣血重新組合的功效)。
2012-11-07 09: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治療頸椎病的療效已獲得肯定,但有部分患者術后遠期出現頸部癥狀。我們對接受前路手術患者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近3/4的患者在10年內發生融合相鄰節段不穩定,頸部癥狀與相鄰節段不穩定有關。 我們的研究納入接受頸前路間盤切除+自體髂骨植骨融合治療的患者66例(男性46例,女性20例),平均隨訪時間為10.5年(1~16年),手術時的平均年齡為49歲(23~75歲)。 節段性不穩定判斷方法:伸或屈位X線片相鄰椎體運動成角>11°或前后滑移≥3 mm。 術后頸部癥狀的評定:在隨訪中,對患者頸部各種癥狀包括疼痛、酸脹、無力、僵硬及“落枕”樣感覺等進行分析,根據其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程度分為兩類。無明顯癥狀:無或偶爾出現癥狀,對日常工作和生活無影響,不需服用止痛藥物;有明顯癥狀:癥狀經常出現,日常工作和生活受較大影響,需服用止痛藥物。 結果顯示,在隨訪期間,相鄰節段的不穩定發生率為72.73%。在相鄰節段不穩定的患者中,有明顯頸部癥狀者為24/50例,占所有隨訪患者的35%;而在無相鄰節段不穩定者中,出現明顯頸部癥狀者只有3/16例(P<0.05)。 在我們的研究中,相鄰節段不穩定的患者中有明顯頸部癥狀者顯著多于無相鄰節段不穩定者,這提示節段性不穩定與頸部癥狀相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相鄰節段不穩定患者中,也有50%以上的患者無明顯頸部癥狀。這是由于頸部癥狀還受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如融合節段的曲度,頸部肌肉軟組織情況,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等。部分存在不穩定的患者,項背肌功能良好,形成了代償,部分抵消了節段性不穩定所造成的影響。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避免勞累和不良姿勢,在緩解頸部癥狀中可能也起重要作用。 表 相鄰階段不穩定與頸部癥狀的關系 無明顯頸部癥狀 有明顯頸部癥狀所有病例(66例) 59.09%(39例) 40.91%(27例)相鄰節段穩定(16例) 81.25%(13例) 18.75(3例)相鄰節段不穩定(50例) 52.00%(26例) 48.00%(24例)
2012-11-04 09: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時鴻燕 主治醫師
黃山首康醫院
三級丙等
呼吸內科
-
你好.這樣的情況考慮是頸椎病壓迫神經引起的,建議你去醫院拍個頸椎四位片或頸部磁共振進行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 意見建議: 頸椎病的治療首選牽引理療可配合針灸,按摩,要堅持按療程治療效果才好.平時要保持正確的工作或生活姿勢避免保持一個姿勢時間過久.睡覺不益枕的過高。
2012-04-20 16: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