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歲女性多種癥狀可能是什么病
年齡:24 性別:女 起病的急緩:緩慢起病 主要癥狀:感受:多汗,最近人體消瘦,臉色蒼白,睡眠狀況不佳,嗜睡,但多夢易驚醒,最近伴有視力模糊,眼睛腫痛還有點癢,手腳發麻等癥狀。視力模糊,眼睛腫痛還有點癢,手腳發麻的癥狀已有一兩個月,但時好時壞,最近易上火,牙齦 腫痛的癥狀也經常出現。感覺精神有點恍惚,目無表情,有時候還會出現氣短的癥狀, 程度: 持續時間: 癥狀演變情況:眼睛乾澀——手腳發麻——視力模糊,眼睛腫 癥狀緩解因素:吃衛生素a,眼睛乾澀有所緩解 可能的病因:甲亢 發病時間: 其它情況:全身乏力 伴隨癥狀: 睡眠:差 大小便:減少 精神:差 飲食:差 體重:減少 診療情況: 做過的檢查和結果: 做過的療程和療效: 生育:否 過往史:乙肝 藥物或其它過敏史: 其它過往病史: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這是什麼癥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磊 主任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24 歲女性出現多汗、消瘦、臉色蒼白、睡眠差、多夢易醒、視力模糊、眼睛腫痛癢、手腳發麻、精神恍惚、氣短、全身乏力等癥狀,可能是由甲亢、貧血、糖尿病、神經衰弱、頸椎疾病等引起。 1.甲亢: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代謝亢進,出現多汗、消瘦、手抖、心慌等癥狀。可通過甲狀腺功能檢查確診,治療藥物有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 2.貧血:體內血紅蛋白不足,影響氧氣輸送,引起臉色蒼白、乏力、氣短等。需進行血常規檢查,明確貧血類型。缺鐵性貧血可補充硫酸亞鐵,巨幼細胞貧血補充葉酸、維生素 B??。 3.糖尿病:血糖代謝紊亂,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通過血糖檢測診斷,治療藥物有二甲雙胍、格列齊特等。 4.神經衰弱: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導致,表現為睡眠障礙、多夢、易醒、乏力等。治療以心理調節為主,必要時使用谷維素、安神補腦液等。 5.頸椎疾病:頸椎病變壓迫神經、血管,可引起手腳發麻、頭暈、視力模糊等。通過頸椎影像學檢查診斷,治療包括牽引、按摩、理療等。 綜上所述,出現上述癥狀的原因較多,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4-12-17 11: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可能需要完善頭顱和頸椎磁共振檢查,必要時肌電圖檢查。
2010-09-22 17: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速做肝磁共震檢查,肝功檢查,兩對半檢查,腦磁共震檢查,為病情定性再行治療。提示,估計你的病和肝性腦脊髓病有關。病因是肝功能損害時,不能解除食物中的毒素而損害了腦脊髓神經,也可稱本病為肝性腦脊髓病。需助發來所的資料為你指導。提示,臨床中嚴重時會發生截癱,肝昏迷等。嚴重時會危機生命。治療也需要肝和神經同步治療才能獲最佳恢復。
2010-09-17 17: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個情況考慮是因為有末梢神經炎引起的可能性大
2010-09-14 17: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磊 主任醫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于“風濕性關節炎”的問題。 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 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 2)自診要點 半數以上的患者發病前1--4周有鏈球菌感染史,如急性扁桃體炎、咽峽炎等。繼而出現關節癥狀或其它兼見癥候。 1. 關節癥狀 起病急,四肢大關節(腕、肩、踝、膝、髖)出現紅、腫、熱、痛,或腫脹變形及活動功能受限。其中以膝、踝關節最為多見。臨床具有多發性、游走性、對稱性、易反復發作等特點。少數病例可累及頸、顳、下頜或手的小關節。 2. 兼見癥候 部分病人可伴有輕或中度發熱,但多不規則。少數病人皮膚出現紅斑,多分布于軀干和四肢內側,消退較快;或可見皮下結節, 形如豌豆,質略硬,無觸痛,多分布在肘、膝、枕后等處。若病變累及心臟,則有心悸、心前區不適等表現,嚴重者出現心功能不全。 3)診斷檢查 1. 抗“o”即抗鏈球菌溶血素o,是人體被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血清中出現的一種抗體。80%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抗“o”增高,常在1:800以上。病情恢復后,這種抗體可逐漸下降。 2. 血沉和c-反應蛋白升高。在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沉可達80毫米/小時以上;c-反應蛋白也在30毫克/升以上。急性期過后(約1--2月)可逐漸恢復正常。 3. 白細胞計數升高,多在10×10^9/升以上。 4)鑒別診斷 1.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多發性對稱性指掌等小關節炎和脊柱炎。 2. 膿毒血癥引起的遷徙性關節炎。常有原法感染的征候,血液及骨髓培養呈陽性,且關節內滲出液有化膿趨勢,并可找到病原菌。 3. 結核性關節炎。多為單個關節受累。好發于經常活動手摩擦或負重的關節。 4. 結核感染過敏性關節炎。 5. 淋巴瘤和肉芽腫。 6. 萊姆關節炎。此病是由蜱傳播的一種流行病。 5)治療方法 1. 患者在發病初期有發熱和明顯的關節腫痛,應強調臥床休息,加強營養,補充足夠的液體和多種維生素,保持精神愉快,要有充分的睡眠時間。 2. 阿司匹林對風濕性關節炎有迅速而神奇的療效,劑量每次0.9--1.2克,每日3
2010-09-12 22: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