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宏杰 主任醫師
河南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外科
-
22 歲孕婦貧血較為常見,原因包括鐵攝入不足、葉酸缺乏、維生素 B12 缺乏、慢性失血以及造血功能障礙等。 1. 鐵攝入不足:孕婦對鐵的需求增加,如果飲食中鐵含量不足,易導致貧血。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蛋類、豆類等。 2. 葉酸缺乏:葉酸對于紅細胞的生成至關重要。可通過食用綠葉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來補充。 3. 維生素 B12 缺乏:維生素 B12 參與造血過程。適當攝入動物肝臟、肉類、魚類等有助于補充。 4. 慢性失血:如痔瘡出血、月經過多等。需要治療原發疾病,控制出血。 5. 造血功能障礙:這是較為罕見的情況,可能與骨髓疾病有關,需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孕婦貧血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2024-12-18 12: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平 主任醫師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你好 妊娠合并貧血是妊娠常見的合并癥。其中以缺鐵性貧血最為多見,約占90%,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次之,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其它遺傳性病癥引起貧血較少見。合并貧血的產婦子癇發病率、產褥期感染較正常產婦高。由于在妊娠期血容量增加50%,紅細胞增加30%,因此血液就相對的稀釋了。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貧血,這對母子健康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但是,如果孕婦血紅蛋白在10克以下,紅細胞在350萬以下,便會引起病理貧血。早期貧血見疲倦乏力,脫發,指甲異常。嚴重時可見頭暈、眼花、心悸氣短、水腫等癥狀,易并發貧血性心臟病;在分娩時易并發感染、出血及休克。對胎兒而言,因為貧血,子宮缺血、缺氧、胎盤灌流量少,可引起流產、早產、死胎、死產、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鑒于貧血對胎兒的影響,婦女懷孕后應定期產前檢查,妊娠后半期除了膳食提供蛋白和鐵外,還需要補充鐵劑,以防貧血。如發現引起貧血的疾病應積極進行治療。
2012-12-15 09: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