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業生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拉大便時用力陰道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內分泌失調、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 1.內分泌失調: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導致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引起異常出血。可通過激素六項檢查明確,治療上可能需要使用黃體酮、地屈孕酮等藥物調節激素。 2.陰道炎:炎癥刺激陰道黏膜,使其充血、脆弱,用力時易出血。常見的有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等,需根據病原體選擇甲硝唑、克霉唑等藥物治療。 3.宮頸炎:宮頸組織受到炎癥侵襲,出現充血、水腫,用力時易出血。一般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阿奇霉素等治療。 4.子宮內膜息肉:息肉表面的血管豐富,受到刺激可能破裂出血。確診后多通過宮腔鏡手術切除。 5.子宮肌瘤:肌瘤使子宮腔增大,子宮內膜面積增加,影響子宮收縮,可能導致出血。較小的肌瘤可先觀察,較大或引起癥狀明顯的肌瘤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總之,出現拉大便時用力陰道出血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婦科超聲、陰道分泌物檢查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17 16: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陰道出血一般來自外陰、陰道、子宮頸和子宮內膜,但以來自子宮者為最多。目前建議到醫院做B超檢查,不要輕視。
2014-01-04 13: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冉令超 醫師
肥城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便血(hematochezia):血從肛門而出,或隨大便挾雜而下,或下純血。一般認為消化道出血量在50毫升以上即可出現黑便。由于血紅蛋白中的鐵在腸管內與硫化物相結合而生成硫化鐵,故大便呈柏油樣黑色。嘔血者多有黑便。 便血的原因較多,幾乎全消化道出血均可引起便血,但常見原因有:①上消化道出血(見嘔血)。②小腸出血,如腸結核、局限性腸炎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小腸腫瘤、腸套疊等。③結腸出血,如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結腸癌等。④直腸出血,如直腸癌、直腸損害、痔、肛裂等。⑤其他疾病,如各種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熱、傷寒與副傷寒、鉤蟲病、維生素缺乏癥等。 便血的顏色取決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速度。上消化道出血及小腸出血多為暗紅色或黑便,由于表面覆有一薄層粘液,故常帶有光澤。但若出血速度較快、出血量多、腸蠕動增快時,血便可呈暗紅色或鮮紅色。結腸與直腸出血時,由于血液停留于腸內時間較短,往往排出鮮紅色或較鮮紅色血便。右半結腸出血,血液常與糞便相混合,可排“果醬樣”血便。直腸、乙狀結腸出血,血液常附著于糞便表面。急性大量便血,患者可出現急性失血性貧血與急性周圍循環功能不全的表現。便血的診斷除依據病史、體檢資料外,消化系內鏡檢查是首選措施。 必要時還可作X線鋇劑造影、核素、血管造影等檢查,以幫助診斷。 《靈樞·百病始生》稱謂:“后血”;《傷寒論》稱“圊血”;《金匱要略》稱:“下血”,并依下血與排便之先后,提出“遠血”和“近血”的名稱。張景岳指出:“血在便后來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腎。......血在便前來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后世醫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濁,立腸風,臟毒之名。《證治要訣》云:“血清色鮮紅者為腸風,濁而黯者為臟毒。”《醫學入門》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遠者,稱“血箭”。 本癥應與下痢膿血相鑒別。下痢膿血者,多呈膿血雜下,并有明顯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現,而本癥表現則為大便時血自下,而無膿樣物,且無明顯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癥狀。 證名。大便下血,出《素問·陰陽別論》:由濕熱、積滯、結毒侵襲腸胃,或風、熱客于下焦,血脈損傷所致。《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濁、或鮮、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與泄物并下,……故曰便血。”《金匱要略》以先便后血為遠血,先血后便為近血。近血有腸風、臟毒之分。后世從病因分類,分為濕熱便血、積熱便血、熱毒下血、濕毒下血、酒積便血、中寒便血、腸澼下血、蠱注下血等,詳見各條。便血經久不愈者,多由臟氣虧損,或久病肝失所藏,脾虛不能攝血,腎虛不能固下所致,治宜扶正,或祛邪與扶正兼顧。痢疾亦見便血,詳見痢疾條。本證見于消化性潰瘍、急性傳染病、血液病及結腸、直腸、肛門疾患等。 胃腸實熱:大便下血,兼見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飲,齒齦腫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瘡,大便秘結,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癥。 濕熱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鮮紅,大便不爽,肢困脘脹,納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脾胃虛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雜,或下純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脘腹隱痛,納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質淡,苔白潤,脈細弱。 肝陰虛:大便下血,癥兼頭暈目眩,兩顴紅赤,五心煩熱,夜寐不安,骨蒸盜汗,夢中失精,腰酸肢倦,形體消瘦,舌質紅絳,脈細數。 痔瘡便血:便血鮮紅,肛門疼痛難忍,或腫脹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紅苔黃,脈弦數。 自療注意事項 (1)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以稀糊狀為佳。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態,如下蹲、屏氣。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 (3)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煙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腸熱,滋潤營養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薺汁、蘆根汁、芹菜汁、胡蘿卜、白蘿卜(熟食)、苦瓜、茄子、黃瓜、菠菜、 金針菜、卷心菜、蛋黃、蘋果、無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開朗,勿郁怒動火。心境不寬,煩躁憂郁會使腸粘膜收縮,血行不暢。 (6)減少房事,房事過頻會使腸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1)云南白藥,每次0.3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 (2)脾約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3)臟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驗方自療法 (1)大黃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茄子葉瓦上烘干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湯吞服。 (3)旱蓮草60克,煎湯代茶。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風炭10 克、大黃炭10克、黃柏10克,每日1劑,分2次,煎服。用于腸中積熱夾濕、 血色紅而混濁、口苦、舌苔黃厚、大便不暢者。 (5)灶心土30克、黨參10克、焦白術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炒芪12克、阿膠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貼,分2次煎服。用于脾氣虛 弱、面色蒼白、疲倦無力者。 3.飲食自療法。 (1)豬大腸250克、鮮槐花15克,煮食喝湯。 (2)每日食數只柿餅。 (3)白木耳10克、紅棗15克,小火燉爛服。 (4)金針菜30克,紅糖適量,煎湯服。 (5)生姜、艾葉各15克。艾葉同生姜煎濃汁,每服1杯。艾葉溫經止血,生姜 祛寒,用于治療虛寒性出血,主治糞后下血。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曬干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腸痔下血。 4.外治自療法 (1)熏洗。阿膠加醋浸沒軟化后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開, 加熱燒開后先熏后洗肛門,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于肛裂、痔瘡出血者。 (2)涂藥。清涼油拌珠黃散2支,涂肛門內外。 (3)野艾(蒿子葉)搗爛如泥敷肛門口。 (4)雞蛋黃油涂肛口。(適合肛口粘膜干燥破裂者。) 雞蛋黃油制法;取熟蛋黃數只,放非鐵器餐具內小火翻炒,待油滲出過濾即得。
2013-12-31 13: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祝剛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分析 ,這種情況與陰道炎、宮頸糜爛、宮頸息肉、早期宮頸癌、子宮粘膜下肌瘤等有關。建議你到醫院詳細的檢查明確病因,遵醫囑針對性的治療。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3-12-24 13: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