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興濤 副主任醫師
洛陽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病區
-
患者好,剛出生的寶寶,由于睪丸附睪精索鞘膜腔發育不完善,從而出現鞘膜積液這種情況一般在兩歲以下,兒童鞘膜積液可多自行吸收,可暫不用治療,如果在兩歲以后出現交通性鞘膜積液或臨床癥狀,影響到生活質量,導致睪丸腫脹疼痛等癥狀,可以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的原理就是破壞其原有的鞘膜腔,通常應用鞘膜翻轉術或切除術來治療。
2019-01-23 13:5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一般孩子六個月之前可自行的恢復,你孩子這樣的情況建議手術治療.
2014-01-24 15: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鞘膜腔內液體積留過多,即成鞘膜積液。它是一種常見疾病,可見于各種年齡。胎兒早期睪丸在腹膜后,7~9月時經腹股溝管下降進入陰囊,附著于睪丸的腹膜也隨之下降形成腹膜鞘突。出生后從內環至睪丸方整段精索部分的鞘突逐漸萎縮切臺。睪丸部分的鞘突形成囊狀睪丸固有鞘膜,正常的鞘膜腔內僅有少量漿液,當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時,可引起期膜積液。鞘突在不同部位閉合不全,又可形成各種類型四鞘膜積液。鞘膜積液分為四個類型: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睪丸精索鞘膜積液和交通性鞘膜積液。其中睪丸鞘膜積液最為常見,其又可分為原發性和繼友性,后著由炎癥、外傷、腫瘤、絲蟲病等引起。 本病中醫診斷為水疝,多因腎氣不足,腎陽虛衰,水液不能氣化,或脾氣萬虛,脾陽虛冷,運化乏力,水濕潴留,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下注腎子,或腎子外傷,瘀血阻塞水道所致。 [臨床表現] 本病為陰囊內囊性腫塊,少量積液可無不適,常在體檢時發現。積液量多時可引起陰囊鈍痛和精索牽扯感。[診斷]一、基本檢查睪丸鞘膜積液質軟,有彈性和囊性感,觸不到睪丸和附睪,透光試驗陽性。精索鞘膜積液位于腹股溝或睪丸上方,與睪丸有明顯分界。睪丸精索鞘膜積液時陰囊有梨形腫物,睪丸亦捫不清。交通性鞘膜積液時,臥位積液囊可縮小或消失。二、進一步檢查B超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診斷,特別對疑為睪丸腫瘤引起的繼發性睪丸鞘膜積液有重要意義。三、診斷要點1.陰囊內有囊性腫塊。可有陰囊鈍痛和精索牽扯感。2.腫塊有囊性感,睪丸鞘膜積液時睪丸們不清。透光試驗陽性。3.本病需與腹股溝斜疝和睪丸腫瘤鑒別。腹股溝斜疝的增大陰囊有時可見腸型或聽到腸鳴音,陰囊內容物在臥位時可回納,透光試驗陰性。睪丸腫瘤為實質性腫塊,有沉重感,透光試驗亦為陰性。[治療方法]一、一般治療嬰兒鞘膜積液和成人較小的鞘膜積液無癥狀者,可不需治療。二、西醫治療對于較大的鞘膜積液伴有明顯癥狀者,應行鞘膜翻轉術。精索鞘膜積液應將積液囊全部切除。交通性鞘膜積液應切斷通道,在內環處高位結扎鞘突。三、中醫治療 辨證論治 1.腎氣虧虛證:多見于嬰幼兒,站立、哭叫時腫塊增大,平臥時腫物縮小,腫物過大時,陰囊光亮如水晶,苔薄白,脈細滑。溫腎通陽,化氣行水。代表方:濟生腎氣丸加減。 2.濕熱下注證:陰囊潮濕而溫熱,或有睪丸腫痛,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膩,脈數。清熱利濕。代表方:大分清飲加減。 3.腎虛寒濕證:多見于病程長久者,陰囊寒冷,皮膚增厚,墜脹不適。可有面色少華,神疲乏力,腰酸腿軟,便溏,小便清長,苔白,脈沉細。溫腎散寒。代表方:加味五苔散加減。 4.瘀血阻絡證:有睪丸損傷或睪丸腫瘤病史,能觸到腫塊,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暗,苔薄,脈細澀。化瘀行氣利水。代表方:活血散瘀湯加減。 熱熨療法 小茴香、橘核各10Og,研成粗末,炒熱裝布袋內溫熨局部,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下次使用時仍需炒熱,可連用3 ~5天再換藥。宜于本病證屬腎虛寒濕者。 浸泡法 五倍子、枯礬各10g,煎水3O0ml,待適當溫度,將陰囊置入藥液中浸泡,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下次浸泡時需將藥液加溫。 敷貼法 用回陽玉龍膏或沖和散酒蜜調敷患側陰囊,每日1次。宜于本病證屬腎虛寒濕者。四、進一步治療 1.對繼發性睪丸鞘膜積液應針對病因治療。若為損傷性積血,應使用止血藥和抗生素,積血較多時應手術取出血塊;如為絲蟲病引起,須口服海群生并行鞘膜翻轉術;如為睪丸腫瘤引起,則應針對睪丸腫瘤治療。 2.注射療法 抽出積液,注入硬化劑。但易復發及合并感染。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askEM1R:謝謝醫生
2014-01-17 15:1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慧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全科
-
如果超過一歲,觀察3個月無好轉或者積液較大,建議手術
2014-01-17 15: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傳波 副主任醫師
臨沂靜脈曲張醫院
其他
眼科
-
適用于病程緩慢、積液少、張力小、長期不增長而無明顯癥狀者。嬰兒型鞘膜積液常在2歲前自行消失,不急于進行治療。因全身疾病引起的積液,當全身疾病痊愈后,積液可逐漸被吸收。
2014-01-14 15: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業娟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陰囊積液多為鞘膜積液,是由于陰囊內睪丸鞘膜與腹腔連接的通道有異,應及時手術修補,是不會影響身體及性器生長發育的。 積液小兒時期治療好對以后生育不影響.有條件應該早治療,因為早治療比較好治,當然沒條件可以觀察到孩子一周,如果沒好也得治療,一種是手術一種是外貼中藥,當然外貼中藥對治療小兒積液要好些.
2014-01-09 08: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鞘膜積液? 正常睪丸鞘膜囊內有少許漿液存在,有滑潤作用,能使睪丸在其中自由滑動,而囊壁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使其容量保持正常,吸收分泌功能失調而至鞘膜腔積液。其臨床重要性在于鞘膜腔內長期積液,內壓增高則可導致睪丸缺血以致睪丸發育及功能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