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霞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七個月胎兒胎位不正不必過于驚慌,可通過一些方法嘗試糾正,如胸膝臥位、艾灸至陰穴、外倒轉術等。同時,要密切關注胎兒情況,定期產檢。 1.胸膝臥位: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褲帶,跪在硬板床上,胸部盡量與床貼緊,大腿與小腿成直角。每日 2 次,每次 15 分鐘。 2.艾灸至陰穴:通過艾灸刺激穴位,促進胎位轉正。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外倒轉術:由醫生在孕婦腹部操作,將胎兒轉為頭位。但存在一定風險,需嚴格評估。 4.定期產檢:及時了解胎位變化,以及胎兒的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 5.日常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胎位不正有一定的糾正方法,但孕婦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方式,并密切關注胎兒情況。如到臨產前胎位仍未轉正,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分娩方案。
2024-12-18 11: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七個月先兆早產,要保胎治療,盡量少活動,必要時到醫院治療。
2014-04-28 18: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懷孕七個月,到了晚孕階段,胎兒增大,在宮腔內活動的空間小,所以胎位不易轉動,如果強行轉胎位,會增強胎兒及母體的風險,所以不主張轉胎位。
2014-04-28 18: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胎兒沒有入盆之前都可以進行矯正,一般采取屈膝俯臥位,就是先四肢著地,雙膝并攏或者稍分開(根據腹部的大小調整),然后將頭盡量靠近地面。這種姿勢可以讓胎兒的頭部逐漸轉向母親的骨盆方向。每天進行3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以孕婦舒適為宜。并且要經常做B超檢查,確保矯正過程中不出現臍帶繞頸。如果打算采取剖腹產,可以不用考慮進行胎位校正。
2014-04-27 18: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轉梅 醫師
煙臺洛神醫療美容門診部
其他
整形
-
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臥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鐘,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或者用艾卷炙、針灸兩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每日1次,每次l~ 20分鐘,連續做l周。注意艾卷離皮膚不要太近,以免燒傷皮膚。
2014-04-21 18: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胎位異常? 除枕前位為正常胎位外,其余胎位均是胎位異常,包括胎產式異常、胎先露異常和胎方位異常。分娩時枕前位約占90%,胎位異常約占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多見,胎頭在骨盆腔內旋轉受阻可造成持續性枕橫位和持續性枕后位,胎頭俯屈不良可造成面先露、額先露,其他還有高直位和前不均傾位;胎產式異常包括臀先露、肩先露和復合先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