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秀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由感染、應激反應、血液疾病、物理化學因素、惡性腫瘤等引起。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12-27 09:05
1.感染:如細菌感染,常見的有肺炎、膽囊炎等,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治療。
2.應激反應:劇烈運動、創傷等可導致,一般休息后可恢復。
3.血液疾病:如白血病,還可能有貧血、出血等癥狀,治療方法多樣,包括化療、靶向治療等。
4.物理化學因素:如大面積燒傷、中毒等,需針對病因治療。
5.惡性腫瘤:某些腫瘤可引起,如肺癌,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
總之,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多樣,需結合癥狀和其他檢查明確診斷,采取相應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仕武 醫師
東營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內科
-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① 病原治療。病毒性腸炎一般不需病原治療,可自愈。腸毒素性細菌性腸炎一般也不應用抗菌藥。侵襲性細菌性腸炎,最好根據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抗菌藥。患細菌性痢疾時,因痢疾桿菌對常用抗菌藥廣泛耐藥,一般可選用復方磺胺甲基異唑(復方新諾明)、吡哌酸、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空腸彎曲菌腸炎可用紅霉素、慶大霉素、氯霉素等治療。耶爾森氏小腸結腸炎桿菌腸炎一般應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復方磺胺甲基異唑、四環素、氯霉素等。沙門氏菌腸炎輕型病人可不用抗菌藥,重型病人可用氯霉素或復方磺胺甲基異唑。侵襲性大腸桿菌性腸炎用新霉素、粘菌素和慶大霉素等治療,可獲良好效果。阿米巴痢疾、雅爾氏鞭毛蟲和滴蟲引起的腸炎,可用甲硝噠唑(滅滴靈)治療。血吸蟲病可用吡喹酮治療。白色念珠菌腸炎以制霉菌素口服,療效較好。伴有全身性真菌感染者,則需應用二性霉素B治療。 ② 補充液體及糾正電解質和酸中毒。輕度脫水而且嘔吐不重者,可口服補液,WHO推薦的口服液配方為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葡萄糖20g或蔗糖40g,加水1000ml。脫水或嘔吐較重者,可靜脈輸入生理鹽水、等滲碳酸氫鈉和氯化鉀溶液以及葡萄糖。 ③ 減少腸道蠕動和分泌性藥物。可小量應用阿托品、顛茄、普魯本辛以減輕腸道蠕動,可止痛及止瀉。也可應用氯丙嗪,有鎮靜作用,并可抑制腸毒素引起的腸粘膜過度分泌,使大便次數及便量減少。 建議:對腸炎長期患者或愿意反反復復的患者,建議可以用中藥進行治療,同時注意一下飲食習慣,比如按療程服用“永倉訶苓止瀉膠囊”效果很好。 腸炎的預防保健 下痢多因不潔東西所引起,故預防最要緊的是食物之清潔及保存安全。小孩盡量不要吃街上販賣的生冷東西,在家中吃東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凈消毒滅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凈,嬰兒所有奶瓶、奶頭都要嚴格消毒,沖好的奶或吃過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溫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時,應將病人隔離,其大便嘔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處理,以免傳染給其他小孩。總而言之應注意: 一、注意家戶衛生、裝紗窗、撲滅蒼蠅、蟑螂,以及環境清潔。 二、避免帶小兒到公共場所。 三、避免吃生冷不潔東西。 四、小兒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潔。 五、隔離病人及小心處理其排泄物。 六、個人衛生及衛生教育,尤其帶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給小兒換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觸小兒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細菌傳染給小兒。
2014-01-01 23: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考慮是細菌性感染。指導意見:你好,根據上述分析,建議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或者頭孢等等治療,注意休息。
2013-11-23 11: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未見圖片,無法給出相關評價。
2013-11-22 11: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對于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這個問題你需要了解重視,關于你請問的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這個問題我來為你解答:白細胞升高,中性粒細胞偏高,說明身體有細菌感染,根據癥狀選用適當的抗菌素治療,給藥途徑,如果病情很重可采用靜脈給藥,如果病情不太重,可選擇口服,退燒藥,可選用肌肉注射,生效比較快,會很快緩解渾身酸痛的癥狀,抗菌素應該選用廣譜型的,既便宜,效果還不錯。
2013-11-20 11: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一般考慮;影響不大,正常值是相對來說的,你的中性粒細胞也不是很高呀,我覺得你沒必要復查,就是復查只有中性粒細胞高也沒有關系.一般中性粒細胞偏高表示有感染疾病,可以配合抗生素來調理,平時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密切觀察。
2013-11-14 11: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