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天女嬰純母乳一天拉十幾次怎么辦
<p> 患者性別:女<br />患者年齡:16天<br />主要癥狀:拉肚子<br />發病時間:8-13<br />化驗檢查結果:無<br />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嬰兒拉肚子.尿很少.一天拉10幾次.每次水樣很多.金黃色.有泡沫.精神有點不好.另昨天提問全身紅斑.今天自己消退了很多.看過名老中醫,拉肚子沒有開藥.望解答.純母乳喂養. </p>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伊智雄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脊柱病科
-
16 天女嬰純母乳喂養,一天拉肚子十幾次,尿少,水樣便多,有泡沫,精神欠佳,可能是腹部著涼、消化不良、腸道感染、乳糖不耐受、過敏等原因引起。 1. 腹部著涼:嬰兒腹部保暖不足易致胃腸功能紊亂??稍黾右挛?,使用溫暖的毛巾熱敷腹部。 2. 消化不良:母乳中脂肪等成分可能不易消化。母親注意飲食清淡,避免油膩。 3. 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注意飲食衛生,必要時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 4. 乳糖不耐受:體內乳糖酶缺乏??裳a充乳糖酶或使用無乳糖配方奶。 5. 過敏:可能對母乳中的某些成分過敏。母親排查飲食,避免易致敏食物。 總之,對于該女嬰的情況,家長要密切觀察,注意護理,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18 20: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小兒腹瀉病情變化快,最好在醫生知道下進行。最好不要自行買藥。新生兒腹瀉又稱為新生兒消化不良以及新生兒腸炎。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腸胃道疾病,新生兒一旦出現大便稀水樣次數瀕繁時,家長最為著急,不知所措,忙于喂水煮奶,給小兒喂多了怕加重拉稀,喂少了又怕寶寶餓壞了。部分新生兒生后幾天內還在醫院嬰兒室剛喂幾次奶水就拉稀了,甚至還伴有發燒。與感冒的醫務人員接觸不知不覺也發生了便稀次數增加,有時新生兒生后頭幾天很健康,但出院后母奶不夠添了一些牛奶,小嬰兒就受不了,大便次數增加而且水分多有臭味,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另外,胎兒在子宮內在無細菌的溫室環境中生長,生后立即在眾多的細菌,病毒污染環境中生長,抵抗力太弱了,消化功能和各系統功能的調節機能也比較差,因此,新生兒易患消化功能紊亂,同時也易患感染性腹瀉。 新生兒患感染性腹瀉時是許多病原菌引起的如細菌、病毒及真菌引起,胎兒分娩時通過母親的陰道,細菌可以通過陰道進入胎兒口內引起感染。污染的奶水、奶頭以及喂奶的瓶子等。家中衛生條件很好,但是母親及護理小孩的阿姨不注意清潔衛生成了帶菌者。有些新生兒患了重病,例如新生兒敗血癥,肺炎等也可以通過血流到達腸道,甚至感冒也能把病毒進入腸道內引起腹瀉。不同的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腹瀉癥狀也不一樣;輕癥的病人表現單純的胃腸道的癥狀,拉稀一日5一6次至10余次,同時還出現低燒、食奶差、嘔吐、精神弱、輕度腹脹、哭鬧、唇干、前囟門凹陷。嚴重時大便稀水樣,可增加達到10-20次/日。還伴有高燒嘔吐尿少,嗜睡,家長仔細觀察新生兒,出現手足涼,皮膚發花,呼吸深長,口唇櫻紅色。在換尿布時發現小兒反應差,口鼻周圍發紺,唇干,眼窩凹陷,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要大意,需要到醫院輸液搶救。 如果新生兒的大便次數多,黃色,有蛋花湯樣,常伴有血絲和粘液,雖然小兒未進食很多奶,但是有腥臭味,排便時哭鬧,煩躁不安,這類的腹瀉,大多數是一種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是新生兒時期比較常見的腹瀉,需要加用消炎藥例如黃連素12毫克每日三次及用消化藥和口服補液鹽充水份。服4-5天痊愈。 在秋冬季節氣候變化多端,新生兒也和大孩子一樣容易患“秋季腹瀉”,是由一種在電子顯微鏡底下見到像輪狀的病毒引起的,表現發燒、嘔吐、咳嗽、流涕等感冒癥狀,大便為水樣、稀薄、米湯樣、粘液少每次量多、無腥臭味,哭鬧、煩躁不安,治療比較困難,一般消炎藥無效,只有增強新生兒抵抗力,可以加用一些中藥,使用消化藥如表飛鳴每次一片每日三次,口服補液鹽沖水服一周左右就好了,嚴重時需到醫院治療。 有些腹瀉引起生命危險,需要及時治療。通常見到的是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性腹瀉。大多是都是由于污染食物引起的。早產兒,體重低的新生兒更多見。還可以病房,新生室流行,新生兒患了這種病以后是比較重的,而且死亡率高,家長發現有這種病時要注意傳染性強,盡快地隔離,一般接觸3-4天后就發病,發高燒,大便呈黑綠色,粘稠,也有白色便,膠凍樣便,稀水樣便伴有明顯腥臭味,家長發現有多樣化大便時,就要仔細觀察新生兒是否存在黃疸,腹脹。病初或輕型病人可以服用慶大霉素每次1萬單位,每日三次連服5-6天,但是如果有腹脹加重,黃疸有進展可能存在敗血癥,此外,如果新生兒有尖叫,抽風,腦膜炎時,應該及時送到醫院搶救治療是可以治愈的。但遷延時間比較長有時可以長達6個月,由于患病的時間長,消化不良可以變為營養不良,尿布疹,鵝口瘡,尿道炎,肺炎,維生素缺乏,貧血等。 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腹瀉治療不一樣,采取飲食和補充營養原則和大孩子拉稀一樣的。新生兒剛開始便稀時不能吃過多的奶水,如果母奶不足可添加稀釋牛奶(1份水1份奶)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增加奶量過快。減輕胃腸負擔,適當口服一些淡鹽水,維生素C和已服用胃酶合劑和表飛鳴,幫助恢復消化機能,不同類型的腹瀉使用維生素不同,如可以用一些黃連素,痢特靈,多粘菌素等,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腹瀉,家長可不必給小兒消炎藥。如果經過一般治療以后大便不見好轉,水瀉達10余次以上時應抱小兒去醫院診治。[本貼已經被 喬平 在 2007-2-14 15:54:04 修改過]
2014-01-10 09: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褚銀平 主任醫師
山西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外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不難看出,寶寶的腹瀉與你本人的飲食結構是有直接關系的。其實你婆婆安排的三餐太過油膩,且缺乏湯水,這樣是不科學的。另外為了保證充足的奶水供應,平時需要進點湯汁類食物。比如的媽媽煮的魚湯、鴿子湯倒是可以適當喝點。不過不要過于油膩。水果蔬菜也不可或缺。至于寶寶的腹瀉而且發臭的話,與乳汁中的蛋白含量過高、乳汁過濃有關,做好你的飲食調理,再輔助媽咪愛給寶寶服用,相信寶寶的腹瀉很快會好轉的。
2012-09-14 12: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