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宏杰 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中醫(y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外科
-
12 歲男孩高燒不退且伴有嘔吐,輸液吃藥均無效,可能是感染未控制、免疫系統(tǒng)異常、腦部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其他少見原因。 1. 感染未控制:可能是病原體對所用藥物不敏感,或存在混合感染。如細菌感染可能需調整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病毒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等。 2. 免疫系統(tǒng)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可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等。 3. 腦部疾病:腦炎、腦膜炎等,需進行腦脊液檢查明確,治療可能用到甘露醇降低顱內壓。 4. 血液系統(tǒng)疾病:白血病等,可能要進行骨髓穿刺明確,治療方法多樣。 5. 其他少見原因:如惡性腫瘤等,需進一步檢查明確。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應盡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建議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治。
2024-12-18 00: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yī)師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發(fā)高燒,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過發(fā)高燒的經歷,額頭滾燙、頭暈目眩,嚴重時不僅渾身疼痛,甚至燒到意識模糊、發(fā)生抽搐。 人的正常體溫約37.2℃左右。除非體溫超過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則無需太過緊張。 一般來說,突然爆發(fā)的高燒(38.5--40℃)通常意味著體內有病菌感染:感冒、肺炎、腦膜炎、猩紅熱等急性炎癥都會伴有高燒;而長期持續(xù)的低燒(37.3--38.5℃),則意味免疫系統(tǒng)遭到了破壞:肺結核、風濕熱、紅斑狼瘡、癌癥等都不同程度表現(xiàn)出低燒的癥狀。 發(fā)高燒時需立即就醫(yī),因為這表示體內的感染正在惡化。如果體溫太高很容易造成腦部受損及脫水,尤其是高燒不退。 這對于危重病人,無異于雪上加霜,需要小心給予治療和護理。 1)引發(fā)病因 1. 感染性疾病 由細菌、病毒、原蟲感染而引起,這是最常見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瘧疾等。 2. 非感染性疾病 如中暑、腫瘤、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病等。 2)癥狀表現(xiàn) 高燒時面色潮紅,皮膚燙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飲食不佳,呼吸和脈搏加快(從37℃開始計算,每升高1℃,脈搏加快10次)。病人開始嗜睡,重者出現(xiàn)昏迷、抽搐(驚厥)。 3)臨床診斷 1. 高燒伴有全身發(fā)冷、寒戰(zhàn)者,多為細菌或原蟲感染,如敗血癥、瘧疾、大葉性肺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膽囊炎等。 2. 高熱伴全身皮疹者,常見于發(fā)疹性傳染病。皮疹在發(fā)熱后1--6天出現(xiàn),依次為水痘、猩紅熱、麻疹、傷寒等。 3. 高燒伴劇烈頭痛、嘔吐者,多見于腦膜炎、腦炎。 4. 高燒伴胸痛、咳嗽、氣促者,見于呼吸系統(tǒng)病變,如肺炎、氣管炎、胸膜炎。 5. 高燒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為肝炎、肝膿腫、膽囊炎;滿腹痛可能為腹膜炎。 6. 高燒3周以上,多見于惡性腫瘤、結核、細菌性心內膜炎。 高燒病人必須到醫(yī)院檢查,明確診斷,進行針對病因的治療,高燒才能好轉,則單純用退燒藥只能臨時起作用,藥效過后依然高燒不退。 4)處置措施 1. 在高熱剛開始的時候,由于皮膚血管強烈地收縮,病人可能出現(xiàn)寒戰(zhàn),此時不應急于采取退燒措施,而是注意保暖。寒戰(zhàn)后體溫迅速上升,再及時采取以下退燒措施。 2. 臥床休息,多飲水,每日2000毫升左右,氣溫較高時更應多飲水。最好不用含糖多的飲料。 3. 物理降溫方法: ① 冰袋冷敷:能減輕腦的充血水腫,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保護作用。 具體方法是,從冰箱中取出冰塊放入冷水中沖去棱角再裝入熱水袋中,連水帶冰裝1/2袋即可,排出空氣蓋緊蓋口,查無漏水,放置病人前額,或枕部、頸部、雙側腋窩等處,每放置20分鐘交換一下位置,以免發(fā)生凍傷。 ② 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擴張,并利用酒精的蒸發(fā)作用帶走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目的。用于物理降溫的酒精濃度為30%左右。用70--95%酒精加水1∶1--1∶2,也可用白酒配制。 擦浴的部位為頸部、后枕部、雙腋下、肘窩、大腿根部、踝窩等等,但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腳心等處,以免產生不良后果。酒精擦浴動作應輕柔,以皮膚微紅為度,薄薄擦一層即可。 如病人出現(xiàn)寒戰(zhàn),面色蒼白,口唇青紫應立即停止擦浴,蓋上被子保暖,飲一點糖水。 4. 在體溫過高時使用藥物降溫。要避免用藥過量和在短期內反復用藥。退熱藥有大量出汗加強散熱的作用,易發(fā)生虛脫,常用的退燒藥有復方阿司匹林(APC)、撲熱息痛、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 有胃腸疾病的病人還可選用消炎痛栓劑,每次1/2枚塞入肛門,退燒效果也很好。 長期高熱不退者還可以給予紫雪丹、安宮牛黃丸口服和靜滴清開靈注射液等等。 5. 加強護理,保證營養(yǎng)。高熱病人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應設法讓病人多進富含高維生素等營養(yǎng)的易消化的消淡流質飲食,包括新鮮的菜汁、果汁等等,以增加機體的抵抗力。 另外,高熱病人唾液分泌減少,加上缺乏維生素,常有口舌干燥,舌炎及口腔潰爛,故需加強口腔護理,每日用淡鹽水漱口2--3次,并配合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2等藥物,口腔潰破可用冰硼散外涂,口唇裂口涂以凡士林軟膏,效果均很好。 6. 病因治療。高燒只是某些疾病的一個癥狀,單純退燒有時效果不好,藥效一過體溫又復升高。所以,高燒時應重視尋找病因,針對病因治療。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fā)燒,經足量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病情好轉自然就會退燒了。
2012-07-30 23: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鳳英 副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市第二醫(yī)院
三級
超聲科
-
你好,注意是否是病毒性感冒,扁桃體炎,中耳炎的可能,也可能是癥狀不明顯的肺炎啊.看醫(yī)生,診斷清楚.再說治療啊.當然首先要及時控制體溫,防止高熱抽搐,使用退燒藥,然后針對原因治療 .但是病毒性感冒的可能大的啊.首先建議口服抗病毒藥物和感冒沖劑試試.有炎癥還是應該加上抗生素.口服藥物不見效的,建議輸液抗炎治療為好. 因為還是輸液血藥濃度更高見效更快更好啊.在當地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發(fā)燒還需要適當加上額外的退燒藥物.一般感冒需要7-10天才能治愈的.你繼續(xù)鞏固治療啊
2012-02-12 23: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