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歲女性膽囊切除術后多年仍疼痛,原因不明
<p>請問52歲,由于膽囊結石及嚴重膽囊粘黏于 <br />請問52歲,由于膽囊結石及嚴重膽囊粘黏于1997年在醫院做了膽囊切除手術。至今近8年時間來,平均每1-2年都要發作一次,發作時除膽囊部疼痛劇烈,及臉色較黃外,無其他任何生理異常,2001年及2005年4月發作時特別劇烈,醫院醫生先后懷疑膽管結石或膽道蛔蟲等,但先后2次在醫院做了:胃鏡及病理檢查、結腸鏡、12指腸鏡、B超、上腹部CT、和ERCP等,都未檢查出明顯的問題(都是在貴州省級醫院及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做的檢查),只是發現有輕微的慢性胃炎,而且我母親無其他任何病史及疾病,全家人都十分困惑,疼痛時須要2只杜冷丁才能正痛,家人十分擔心,懇請良醫指點、分析。<br /><br />病友年齡:52<br />病友性別:女<br />病友癥狀說明:<br />52歲,由于膽囊結石及嚴重膽囊粘黏于1997年在醫院做了膽囊切除手術。至今近8年時間來,平均每1-2年都要發作一次,發作時除膽囊部疼痛劇烈,及臉色較黃外,無其他任何生理異常,2001年及2005年4月發作時特別劇烈,醫院醫生先后懷疑膽管結石或膽道蛔蟲等,但先后2次在醫院做了:胃鏡及病理檢查、結腸鏡、12指腸鏡、B超、上腹部CT、和ERCP等,都未檢查出明顯的問題(都是在貴州省級醫院及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做的檢查),只是發現有輕微的慢性胃炎,而且我母親無其他任何病史及疾病,全家人都十分困惑,疼痛時須要2只杜冷丁才能正痛,家人十分擔心,懇請良醫指點、分析。<br /><br /></p>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52 歲女性膽囊切除術后多年仍周期性發作劇烈疼痛,臉色發黃,多次檢查未明確病因,可能與膽管炎癥、Oddi 括約肌功能障礙、神經源性疼痛、粘連性腸梗阻、慢性胃炎有關。 1.膽管炎癥:術后膽管可能發生炎癥,導致疼痛和黃疸??赏ㄟ^血常規、肝功能等檢查明確,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 2.Oddi 括約肌功能障礙:可引起膽道壓力改變,出現疼痛。診斷較困難,治療可能包括藥物如阿托品、山莨菪堿等,必要時手術。 3.神經源性疼痛:手術區域神經損傷或異常放電,導致疼痛。治療方法有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也可嘗試神經阻滯。 4.粘連性腸梗阻:術后腹腔粘連可能引發腸梗阻,導致腹痛。通過腹部 X 線、CT 等檢查診斷,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補液等。 5.慢性胃炎:雖癥狀較輕,但也可能引起上腹部疼痛。治療藥物有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等。 患者的情況較為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可能。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有助于緩解癥狀。
2024-12-18 11: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榮振
界首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你的情況考慮膽囊切除術后綜合癥,膽囊切除術后綜合癥也稱膽囊摘除后遺癥、再發性膽道綜合癥,系由于膽囊切除術后所出現的與膽系病變有關的臨床癥候群。一般認為膽囊切除后約有25%~30%可出現一過性癥狀,可很快消失,約有2%~8%可因癥狀持續,而需要積極治療。 治療目的是消除病因,通暢膽道引流,控制感染。單純的“對癥治療”常得不至良好的結果。因此,治療前必須進一步探討其發病原因,得出明確診斷。治療方法有非手術與手術治療。
2011-11-24 15: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