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乳頭外上方發現異常回聲團是何情況?
前幾天去做檢查,發現左側乳頭外上方10點鐘處見一邊界欠清、未見包膜的1.8x1.3cm實質性稍弱回聲團,CDFI團塊內可見少許彩色血流信號。另在該團塊左側見一邊界較清的0.8x0.6cm實質性回聲團,團塊內未見彩色血流信號。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宏 主任醫師
溫州市中心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外科
-
左側乳頭外上方出現邊界欠清、未見包膜的實質性稍弱回聲團及邊界較清的實質性回聲團,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乳腺癌等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其他少見原因。 1.乳腺增生:多因內分泌失調引起,癥狀為乳房脹痛、腫塊等。治療方法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如逍遙丸、乳癖消等。 2.乳腺纖維腺瘤:常見于青年女性,多為良性。一般無明顯癥狀,瘤體較大時可手術切除。 3.乳腺炎:多由細菌感染導致,乳房紅腫熱痛。需抗感染治療,如青霉素、頭孢類藥物。 4.乳腺癌: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明顯。治療有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等。 5.其他少見原因:如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等。 發現乳房異常回聲團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如乳腺鉬靶、穿刺活檢等,以明確診斷,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4-12-17 21: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于25~45歲的女性。 患了乳腺增生病以后有相當多的患者重視程度不夠,遲遲不就診或只求緩解乳痛癥狀,而意識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潛在危險———即少部分乳腺增生長期遷延不愈,會發生乳腺良性腫瘤或發生惡性病變。 乳腺增生是乳腺組織導管和乳小葉在結構上的退行性病變及進行性結締組織的生長,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內分泌激素失調。那么又是哪些原因導致內分泌激素紊亂呢?中醫認為:情懷不暢,肝氣不得正常疏瀉而氣滯血淤疾凝,沖任不調者,常有月經紊亂,面部色斑。現代醫學認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環境和遺傳因素是乳腺發病的主要原因。 乳腺增生疾病的癥狀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特征。起初為游漫性脹痛,觸痛為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為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行經后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者經前經后均呈持續性疼痛。有時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處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內有腫塊,而臨床檢查時卻僅觸及增厚的乳腺腺體。有極少數青春期單純乳腺小葉增生2年左右可自愈,大多數患者則需治療,千萬別忍著。 由于乳腺增生主要是激素失衡造成的,所以治療則應從調理內分泌著手。中醫中藥有其獨到之處,尤其是沖任失調、便秘、合并乳腺增生者效果尤為突出。 為了能及時發現乳腺疾病,專家提倡25歲以上女性一定要每月自查乳房,具體方法是:洗浴后站在鏡前檢查,雙手叉腰,身體做左右旋狀,從鏡中觀察雙側乳房的皮膚有無異常,乳頭有無內陷,然后用手指的指腹貼在乳房上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慢慢移動,切勿用手擠捏,以免將正常乳腺組織誤認為腫塊。
2013-06-10 05: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查文武 主任醫師
江蘇省腫瘤醫院
三級甲等
放射治療科
-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可表現為乳房痛痛:常為脹痛或刺痛,可累及一側或兩側乳房,以一側偏重多見,痛痛嚴重者不可觸碰,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痛痛以乳房腫塊處為主,亦可向患側腋窩、胸脅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則表現為乳頭痛痛或癢。乳房痛痛常于月經前數天出現或加重,行經后痛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痛痛亦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這種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有關的痛痛是乳腺增生病臨床表現的主要特點。乳房腫塊:腫塊可發于單側或雙側乳房內,單個或多個,好發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見于其他象限。腫塊形狀有片塊狀、結節狀、條索狀、顆粒狀等,其中以片塊狀為多見。腫塊邊界不明顯,質地中等或稍硬韌,活動好,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常有觸痛。腫塊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腫塊也有隨月經周期而變化的特點,月經前腫塊增大變硬,月經來潮后腫塊縮小變軟。腋下的表現有兩種可能,一是乳腺的腋狀部分的增生,另外就是腋淋巴結。后者不可能小些。乳腺增生是個慢性病。可能需長時間的治療。
2013-06-01 05: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