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32 歲,子宮腫瘤相關疑問待解
<p><br /><BR>●患者性別:女<BR>●患者年齡:32<BR>●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怎樣判斷子宮腫瘤的良性和惡性?患子宮腫瘤必須開刀嗎?現在有什么藥物能治愈?患子宮腫瘤并手術后是否影響生育?<br /></p>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立康 副主任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內一科
-
子宮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常見疾病,判斷其良性惡性需綜合多種因素,治療方法多樣,術后對生育的影響也因人而異。包括腫瘤特征、檢查結果、癥狀表現、生長速度、患者年齡等。 1.腫瘤特征:良性腫瘤通常邊界清晰、質地均勻;惡性腫瘤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 2.檢查結果:通過病理活檢能明確腫瘤性質。如良性多為平滑肌瘤,惡性常見子宮內膜癌等。 3.癥狀表現:良性腫瘤癥狀較輕微,可能有月經改變;惡性常伴有不規則陰道出血、腹痛等。 4.生長速度:良性生長緩慢,惡性則較快。 5.患者年齡:年輕患者良性居多,絕經后女性患惡性腫瘤風險增加。 6.治療方面:良性腫瘤若體積小、無癥狀,可定期復查;體積大或癥狀明顯,可行手術剔除。惡性腫瘤多需手術切除,結合放化療。藥物如醋酸亮丙瑞林、米非司酮、戈舍瑞林等對部分患者有一定作用,但需遵醫囑。 總之,子宮腫瘤的診斷和治療需綜合判斷。患者應及時就醫,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診治。
2024-12-17 22: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永靜 副主任醫師
秦皇島腎病醫院
其他
兒科
-
右下腹位置有隱隱作痛的感覺,中醫認為是因為肝郁所致。建議平時注意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多吃些大棗,枸杞等食物。能用些逍遙丸能緩解癥狀,會有好的效果
2013-06-30 19: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子宮 人和動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是人和動物胎兒或幼體發育生長的場所。 子宮內膜即粘膜,由上皮(屬單層柱狀上皮,有分泌細胞和纖毛細胞二種)和(由結締組織構成,其內有大量的星形細胞,稱為基質細胞)固有膜組成,子宮內膜可分為淺表的功能膜和深部的基底層,功能層較厚,約占內膜厚度的4/5,基底層較薄較致密,約占1/5,在月經周期中,功能層可剝脫,而基底層不可剝脫。 1.位置與毗鄰子宮位于盆腔中部,膀胱與直腸之間。其位置可隨膀胱與直腸的充盈程度或體位而有變化。直立時,子宮體幾乎與水平面平行,子宮底伏于膀胱的后上方,子宮頸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成人正常的子宮呈輕度前傾、前屈姿勢,前傾即子宮軸與陰道軸之間呈向前開放的角度,前屈為子宮體與子宮頸之間的彎曲。子宮的正常位置主要依靠子宮諸韌帶、盆膈、尿生殖膈及會陰中心腱等結構維持,這些結構受損或松弛時,可以引起子宮脫垂。子宮可分為底、體、峽、頸四部,其上端鈍圓隆起,位于兩側輸卵管子宮口以上的部分為底;下段窄細呈圓柱狀的部分為頸,是炎癥和癌腫的多發部位,子宮頸又分為陰道上部及陰道部。底與頸之間的部分為體;體的下部與頸之間的狹窄部分為峽,子宮峽隨妊娠期逐漸擴展,臨產時明顯形成子宮下段,產科常在此處進行剖腹取胎。子宮兩側緣的上部與輸卵管相接處,稱子宮角。子宮前面隔膀胱子宮陷凹與膀胱上面相鄰,子宮頸陰道上部的前方借膀胱陰道隔與膀胱底部相鄰,子宮頸陰道部借尿道陰道隔與尿道相鄰;子宮后面借直腸子宮陷凹及直腸陰道隔與直腸相鄰。 2.韌帶 ?。?)子宮闊韌帶:位于子宮兩側,為呈冠狀位的雙層腹膜皺襞。上緣游離,包裹輸卵管,其外側端移行于卵巢懸韌帶。下緣和外側緣與盆底和盆側壁的腹膜較行,內側緣與子宮前、后面的腹膜相續。子宮闊韌帶可分三部分:①卵巢系膜,為卵巢前緣與子宮闊韌帶后葉間的部分,由闊韌帶后葉向后包裹卵巢所形成。②輸卵管系膜,為輸卵管與卵巢系膜根之間的部分。③子宮系膜,為子宮闊韌帶的其余部分,內含子宮血管、淋巴管、神經及大量疏松結締組織,稱之為子宮旁組織。子宮闊韌帶的作用是限制子宮向兩側移動。 (2)子宮主韌帶:又稱子宮頸橫韌帶,位于子宮闊韌帶基底部,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連于子宮頸與盆側壁之間,呈扇形,向下與盆膈上筋膜愈著。子宮主韌帶是固定子宮頸,使其維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的重要結構,損傷或牽拉造成該韌帶松弛后,容易引起子宮脫垂。 ?。?)子宮圓韌帶:呈圓索狀,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長約12~14cm。起自子宮角,輸卵管附著部的前下方,在子宮闊韌帶前葉覆蓋下彎向盆側壁前行,越過髂外血管至腹壁下動脈外側,經深環入腹股溝管,出淺環附著于陰阜及大陰唇皮下,它是維持子宮前傾的主要結構。 ?。?)骶子宮韌帶: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起自子宮頸后面,向后呈弓形繞過直腸外側,附著于骶骨前面。其表面有腹膜覆蓋,形成直腸子宮襞。該韌帶的作用是向后上方牽引子宮頸,防止子宮前移,使子宮維持前屈姿勢。 (5)恥骨子宮韌帶:由結締組織構成,起自子宮頸前面,向前呈弓形繞過膀胱外側,附著于恥骨盆面,韌帶表面有腹膜覆蓋,形成膀胱子宮襞。恥骨子宮韌帶的作用是限制子宮后傾后屈。 3.血管、淋巴及神經子宮動脈為營養子宮的主要動脈,起自髂內動脈的前干,沿盆側壁向前內下方走行,進入子宮闊韌帶基底部,在距子宮頸外側約2cm處,橫向越過輸尿管盆部的前上方,至子宮頸側緣迂曲上行,沿途分支進入子宮壁。主干行至子宮角處即分為輸卵管支及卵巢支,后者在子宮闊韌帶內與卵巢動脈分支吻合,故子宮的血液供應也有一部分來自卵巢動脈。子宮動脈與輸尿管盆部交叉后,向下發出陰道支,分布于陰道上部。子宮靜脈叢應于子宮兩側,由該叢發出的小靜脈常匯合成兩條子宮靜脈,最后匯入髂內靜脈。此叢前接膀胱靜脈叢,后連直腸靜脈叢,向下與陰道靜脈叢相續,合成子宮陰道靜脈叢。子宮底和子宮體上部的多數淋巴管,沿卵巢血管上行,注入腰淋巴結和髂總淋巴結。子宮底兩側的一部分淋巴管,沿子宮圓韌帶注入腹股溝淺淋巴結。子宮體下部及子宮頸的淋巴管,沿子宮血管注入骼內淋巴結或骼外淋巴結,一部分淋巴管向后沿骰子宮韌帶注入骶淋巴結。盆內臟器的淋巴管之間均有直接或間接的吻合,因此,如患子宮癌時,可有廣泛轉移子宮的神經來自盆叢分出的子宮陰道叢,隨血管分布于子宮和陰道上部。
2012-12-18 14: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