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左葉腫塊良性,乙肝攜帶,手術相關疑問
年齡:34 性別:男 病情描述: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 伴隨癥狀: 睡眠:正常 大小便:正常 精神:正常 飲食:正常 體重:正常 診療情況: 甲狀腺探查甲狀腺探查左葉大小58*50*40mm 右葉大小39*16*16mm,峽部厚約4.2mm; 甲狀腺輪廓清,左葉增大,于左葉內見一實性為主腫塊,大小約54*47*34 mm,邊界清,內部回聲不均勻。 右葉輪廓清,內部回聲均勻,末見明顯異常回聲。 彩色多普勒顯示:甲狀腺左葉內腫塊周邊見豐富血流環繞信號,內部見散在分布點狀血流信號。 我做了針刺化驗是良性的。 請問結果是腫瘤嗎?一定要做手術嗎?不做能好嗎?現在化驗出來我是乙型肝炎帶細菌者,醫生說先要治好肝炎才能做手術,是這樣嗎?他說全身麻醉對我的肝有影響,是這樣嗎? 生育:是 過往史:乙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開來 副主任醫師
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
二級甲等
內鏡室
-
甲狀腺左葉出現實性為主腫塊,經針刺化驗為良性,患者為乙肝攜帶者。對于是否為腫瘤、是否需手術、不手術能否自愈、乙肝對手術的影響以及全麻的影響等存在疑問。 1. 腫瘤判定:良性腫塊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腫瘤,但仍需密切關注。良性腫塊通常生長緩慢、邊界清晰、細胞形態較正常。 2. 手術必要性:雖為良性,但如果腫塊較大產生壓迫癥狀,或有惡變傾向,手術可能是必要的。 3. 自愈可能性:一般來說,良性腫塊自行消失的可能性較小。 4. 乙肝與手術:乙肝攜帶者手術前需控制病情,因手術可能影響肝功能,增加術后并發癥風險。 5. 全麻影響:全身麻醉藥需經肝臟代謝,對于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可能增加肝臟負擔。 6. 后續治療:術后可能需要定期復查甲狀腺超聲、甲狀腺功能等,以監測病情變化。 總之,對于甲狀腺腫塊的處理,應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乙肝,待肝功能穩定后,再評估手術的可行性。
2024-12-17 22: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甲狀腺腫瘤分良性和惡性兩類。良性中多為腺瘤,惡性中多為癌,肉瘤極為少見。 (一)甲狀腺腺瘤:甲狀腺腺瘤是甲狀腺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此病在全國散發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稍多見。 1.病理及臨床特點:甲狀腺腺瘤病理上可分為濾泡狀腺瘤和乳頭狀囊性腺瘤兩種。前者較常見。切面呈淡黃色或深紅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較前者少見,特點為乳頭狀突起形成。 患者多為女性,年齡常在40歲以下,一般均為甲狀腺體內的單發結節,多個者少見。瘤體呈園形或卵園形,局限于一側腺體內,質地較周圍甲狀腺組織稍硬,表面光滑,邊界清楚,無壓痛,隨吞咽上下活動,生長緩慢,大部分病人無任何癥狀。乳頭狀囊性腺瘤有時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發生囊內出血。此時,腫瘤體積可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局部有脹痛感。 2.診斷及鑒別診斷:甲狀腺腺瘤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體檢、同位素掃描及“B”型超聲等檢查確定。但甲狀腺腺瘤應與其他甲狀腺結節相鑒別。 甲狀腺腺瘤與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發結節在臨床上有時不易鑒別。以下兩點可供鑒別時參考:①甲狀腺腺瘤經多年仍保持單發,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單發結節經一段時間后,多變為多個結節。②術中兩者區別明顯,腺瘤有完整包膜,周圍組織正常,界限分明;結節性甲狀腺腫單發結節則無完整包膜,且周圍甲狀腺組織不正常。 以下幾點可做為與甲狀腺癌鑒別時參考:①兒童或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應考慮甲狀腺癌的可能,而甲狀腺腺瘤多發生在40歲以下的女性患者。②甲狀腺癌結節表面不平,質地較硬,吞咽時活動度小,且在短期內生長較快。有時雖然甲狀腺內結節較小,但可捫及同側頸部有腫大淋巴結。甲狀腺腺瘤表面光滑,質地較軟,吞咽時上下活動度大,生長緩慢,多無頸部淋巴結腫大。③131碘掃描或核素γ照像甲狀腺癌多表現為冷結節,而甲狀腺腺瘤可表現為溫結節、涼結節或冷結節。且冷結節行“B”超檢查多為囊性表現。④手術中可見甲狀腺癌沒有包膜與周圍組織粘連或有浸潤表現,而甲狀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圍甲狀腺組織正常。 (二)甲狀腺癌 1.病因:甲狀腺癌發生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認為其發生與慢性促甲狀腺激素刺激有關。 2.病理分類及生物學特性:不同病理類型的甲狀腺癌,其發展過程、轉移途徑相差很大,其治療也各不相同,病理方面可分為: ①乳頭狀癌:約占甲狀腺癌的60%,青年人發病較多,生長緩慢,低度惡性,轉移多在頸深淋巴結,也有人認為乳頭狀癌屬多中心性,或有對側轉移。 ②濾泡狀癌:約占甲狀腺癌的20%,多為中年人,惡性程度中等,發展較快,早期亦可有頸淋巴結轉移。但主要經血轉移至骨和肺。 ③髓樣癌:發生于濾泡上皮以外的濾泡旁細胞(C細胞),有散在性和家族性兩類,約占5~10%。細胞排列成帶狀或束狀,無乳頭或濾泡結構,其間質內有淀粉樣物沉著。分泌大量5-羥色胺和降鈣素。組織學上呈未分化狀態,但其生物學特性則與未分化癌不同。惡性程度中等,較早出現頸淋巴結轉移,晚期可有遠處轉移,家族性髓樣癌多為雙側葉同時受累。 ④未分化癌:約占甲狀腺癌的10~15%,按其細胞形態又可分為小細胞和巨細胞性兩種,多發生于老年人,此型發展迅速,高度惡性,早期轉移至頸淋巴結,可侵犯喉返神經、氣管或食管,并經血可轉移至骨和肺。 ⑤鱗狀細胞癌:少見,約占0.8~2.2%,多見于老年人,與性別無明顯關系,其可能是鱗狀甲狀腺濾泡上皮化生而來,或胚胎殘留的鱗狀上皮組織而來。一般為單灶性起源,瘤細胞具有較強的浸潤性,生長較快,倍增時間較短,可見淋巴結轉移,發生血行轉移者較少。 3.臨床表現:發病初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只是在甲狀腺組織內出現一質硬而高低不平的結節,晚期常壓迫喉返神經、氣管、食管而產生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如壓迫頸交感神經,可產生Horner綜合征(表現為同側瞳孔縮小、上眼鹼下垂、眼球內陷、同側頭面部無汗等);頸叢淺支受損時,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位疼痛。局部轉移常在頸部,出現硬而固定的淋巴結。遠處轉移多見干扁骨(如顱骨、椎骨和骨盆)和肺。 有些病人的甲狀腺腫塊不明顯,而以頸、肺、骨骼的轉移癌為突出癥狀。因此,當頸部、肺、骨骼有原發灶不明的轉移癌存在時,應仔細檢查甲狀腺。 髓樣癌常是家族性疾病,病人可同時有其他內分泌腺疾病(嗜鉻細胞瘤和/或甲狀旁腺增生或腫瘤),由于癌腫產生5-羥色胺和降鈣素,臨床上可出現腹瀉、心悸、臉面潮紅和血鈣降低等癥狀。 4.診斷:兒童及男性發現甲狀腺結節,應高度懷疑有癌癥可能。兒童時期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約50%為甲狀腺癌,而成年男性甲狀腺內單發結節為甲狀腺癌的較女性高2倍。如甲狀腺結節增長較快,檢查腫物其表面不光滑,質地堅硬,吞咽時活動度減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狀腺結節,短期內明顯增大。甲狀腺腫物侵犯到周圍組織可出現相應癥狀,如聲音嘶啞、呼吸困難、Horner氏綜合癥等,有時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甲狀腺同位素掃描,如果為冷結節,則約10~20%為癌腫,為配合同位素檢查,近年多應用“B”型超聲探測區別甲狀腺結節是囊性,還是實性包塊。如果是實性包塊,并呈強烈不規則反射,則多有甲狀腺癌的可能。 頸部X線平片檢查除觀察氣管有無移位和受壓情況外,主要觀察甲狀腺內有無鈣化,細小沙粒樣鈣化影常提示有惡性可能,蛋殼狀或大塊致密的鈣化則為良性腫瘤的表現。 穿刺細胞學檢查不但有助于鑒別腫瘤的良惡性,而且可進一步明確惡性腫瘤的病理類型,但此項檢查有一定假陰性及假陽性率。 最后確診應由病理切片檢查來確定,因此,每個切除的甲狀腺結節標本,均應常規地做病理切片檢查,如術前懷疑甲狀腺癌時,應在術中做冰凍切片檢查,以便明確診斷選擇恰當的手術方法。 5.治療: ①手術治療:各病理類型的甲狀腺癌的惡性程度與轉移途徑不同,故治療原則也各不相同。 乳頭狀癌惡性程度較低,如果癌腫尚局限在腺體內,頸部淋巴結沒有轉移,可將患側腺體連同峽部全部切除,對側腺體大部切除。不需加行頸淋巴結清除術。如果已有頸淋巴結轉移,則應同時清除患側的淋巴結。 濾泡狀腺癌即使癌腫尚局限在一側腺體內,也應行兩側腺體連同峽部切除,如果沒有頸淋巴結轉移,也不需頸淋巴結清除。 髓樣癌手術范圍是兩側腺體同峽部全部切除,由于髓樣癌早期出現頸淋巴結轉移,因此,應同時行患側或雙側頸淋巴結清除。 未分化癌生長迅速,惡性程度高,通常是浸潤性生長,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小,為防止癌發展引起的呼吸困難,可做氣管切開,采用手術、化療和放療的綜合治療。鱗狀細胞癌同樣是屬發展快、惡性程度高、較早侵犯其他重要器官,目前的治療方法是盡可能行瘤體切除,而后給與根治性放療,亦可在明確診斷的情況下先行術前根治放療,再行手術治療。 ②內分泌治療:甲狀腺素能抑制促甲狀腺素分泌,從而對甲狀腺組織的增生和分化較好的癌腫有抑制作用。因此,分化良好的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可進行內分泌治療,術后常規給口服甲狀腺素片,每日120~160毫克。 ③放射治療:未分化癌以外放射治療為主,放療通常宜早進行。分化好的乳頭狀癌及濾泡狀癌對外放射治療不敏感,僅對術后少量殘留病灶或手術不好切除以及孤立性遠處轉移灶才選用放射治療。 131碘放射治療主要用于治療可濃集碘的轉移性病灶,也可用于治療不能手術和/或手術切除不完全的原發癌。131碘放療對分化好的甲狀腺癌有效,尤其適用于濾泡狀腺癌,而對于未分化癌及髓樣癌等因不吸收碘而無效。
2013-11-26 16: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崇訓
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甲狀腺是人體正常的腺體,分泌甲狀腺素以供人體正常需要,如果甲狀腺功能不正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炎會引起你提出的突眼問題,一般正規的治療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突眼大部分可以恢復正常,但有個患者即使甲狀腺功能正常,往往遺留突眼不能恢復,結合中藥治療可以有良好的效果。
2011-10-17 08: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