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燕 主治醫師
鄒平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無癥狀者不必處理,有血栓癥者應及時給予治療,進行血小板單采清除血小板緩解癥狀,有血栓,栓塞高度風險者,可酌情加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對預防血栓栓塞并發癥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對于已出現血栓栓塞癥狀給予肝素治療。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仍有疑問,建議可到醫院就診當面咨詢醫生。
2019-01-26 12:3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玉強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況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變化早上較低,午后較略高,春天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區較高月經后增高,運動后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急性溶血,急性化膿性感染,你先注意觀察,過陣子再檢查依次,如果還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 人在某種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應可導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沒有癥狀,一般不會有問題.只是血小板參與凝血,于是值較高會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血小板增多:當>400x109/L時為血小板增多,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等;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常見于急慢性炎癥,缺鐵性貧血及癌癥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后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2014-01-06 16:3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月經期可以出現血小板代償性增高的,你高的也不是很多,頻繁的嘔吐也可以引起血液濃縮出現血小板升高的。另外血小板的正常值是取的95%可信區間,也就是說還有5%的正常人可以稍微偏高或者偏低的。不過因為你有頭痛的癥狀,需要檢查血壓血糖血脂排除血液粘稠的。祝你健康幸福
2013-12-26 07: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尚成英 主治醫師
惠濟軍海腦病醫院
神經內科
-
你好! 可以動態觀察,控制炎癥,如果想查清楚,建議復查骨髓及其JAK2基因等,暫時不需要治療的,僅僅輕度升高,應該不要緊的。
2013-12-24 07:0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血小板增多癥”的問題。 1)血小板(BPC)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漿脫落而來,形態多樣,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壞,在形成白色血小板栓,釋放血小板因子,促進血凝和血塊收縮等方面,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礙的重要指標之一。 1.生理變化 在運動、進餐后血小板升高,休息后可恢復。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數有6--10%的波動,晨間較低,午后略高;春季低,冬季高。婦女月經期前后血小板會降低,經期第一天血小板可降低一半,后又逐漸升高。 2.病理變化 ①血小板增多 常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急性失血、脾切除手術后、溶血性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②血小板減少 常見于脾功能亢進、再生性貧血、放射病、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急性白血病、免疫性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某些藥物引起。 2)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primarythrobocythemia)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為出血傾向及血栓形成,外周血血小板持續明顯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細胞過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復出血,故也名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癥,發病率不高,多見40歲以上者。 1.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約20%的患者,尤其年輕人起病時無癥狀,偶因驗血或發現脾腫大而確診。輕者僅有頭昏、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為自發性,可反復發作,約見于2/3的病倒,以胃腸道出血常見,也可有鼻衄、齒齦出血、血尿、皮膚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見。血栓發生率較出血少。國內統計30%有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肢體血管栓塞后,可表現肢體麻木、疼痛,甚至壞疽,也有表現紅斑性肢痛病。脾及腸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嘔吐。肺、腦、腎栓塞引起相應臨床癥狀。脾腫大占80%,一般為輕到中度。少數病人有肝腫大。 2.診斷要點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應與血小板計數增多的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鑒別。其診斷要點應包括:紅細胞量正常(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時則增加),無Ph染色體(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時可存在),無淚珠狀紅細胞和骨髓纖維化大量增加的現象(特發性骨髓纖維化時可見)。血小板計數雖可低至500000/μl,但通常>1X106/μl。 在末梢血涂片中,可發現血小板聚集成團,巨型血小板和巨核細胞碎片。骨髓中巨核細胞增生,釋放出大量血小板。骨髓鐵通常存在。 3.一般治療 盡管大多數專家認為當病人血小板計數超過1X106/μl和存在出血或栓塞并發癥時要給予治療。然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治療的適應證尚不大明確的。治療目的要求血小板減少至正?;蚪咏?,以預防血栓及出血的發生。 ①骨髓抑制性藥物 白消安為常用有效的藥物,宜用小劑量,開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選用羥基脲2--4g/d,3--4天后減至1g/d。環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馬法蘭等都有效。當血小板數下降或癥狀緩解后即可停藥。如有復發可再用藥。 ?、诜派浜怂亓?32P)口服或靜脈注射 首次劑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給藥一次。一般不主張應用,因為誘發白血病的可能。 ③血小板分離術 迅速減少血小板數量,改善癥狀。常用于胃腸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選擇性手術前。 ?、芨蓴_素 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擾素治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可對巨核細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縮短。劑量為3--5mu/d。 ?、萜渌? 應用雙嘧達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雙香豆素類抗凝藥。切脾是禁忌的。 根據血小板增多的程度,病程不一。大多數病例進展緩慢,中位生存期常在10--15年以上。少數病人可轉為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重要臟器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常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3)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 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是一反應性過程,血小板數常低于1X106/μl。從病史和臨床表現可明確病因,血小板功能一般可正常。但在骨髓增殖性疾病發生血小板聚集反應異?;颊呒s占50%。 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治療是針對基礎疾病,在適當治療下血小板數可恢復正常。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3-12-21 07: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秀麗 主治醫師
廣州市荔灣區華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他
婦科
-
你好,血小板數常數是100~300,超過400稱為血小板增加多。原因有二1:原發性增多見于骨髓增生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和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早期等。2:繼發性(反應性)血小板增多癥:最常見的原因是出血,組織炎癥與壞死,惡性腫瘤,缺鐵,脾切除術后,川琦病等。建議進一步檢查,確診病因針對病因治療 。
2013-12-16 07: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