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成芳平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卵巢囊腫扭轉是卵巢囊腫蒂部扭曲,與多種因素有關,有相應癥狀和治療方法。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11-22 14:26
1.病因:突然起立、卵巢囊性病變、體位改變、妊娠期子宮增大、腫瘤較大等。
2.癥狀:腹部包塊、腹痛,繼發感染會發熱、怕冷、惡心、嘔吐。
3.檢查:B超、CT等可輔助診斷。
4.治療:復位剝除囊腫手術,必要時行一側卵巢或輸卵管切除術。
5.藥物:可服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甲硝唑等抗生素抗感染,需遵醫囑。
發現卵巢囊腫扭轉應及時就醫,日常注意飲食清淡,多休息。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 流產連續發生3次或以上者,醫學上稱為習慣性流產。流產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肉體上傷害,也會給家庭帶去精神上的打擊。習慣性流產僅僅只是一種癥狀,但在這種表現的背后,隱藏著疾病的根源,最常見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遺傳因素:近親結婚,夫妻雙方或一方染色體異常,夫妻雙方血緣關系越近,下一代染色體異常越易表現為顯性,染色體異常的胚胎多不能存活而導致流產,也有的出現畸胎、胎兒發育遲緩,或雖存活但表現為染色體異常的顯性遺傳。 子宮發育異常:先天性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鞍狀子宮、子宮過小,宮腔粘連、子宮肌瘤等也可造成習慣性流產。子宮是孕卵著床、發育、成長的處所,是胚胎發育土壤,子宮異常使孕卵無法正常發育便導致流產,因此應積極治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過小可用雌激素療法,常用己烯雌酚0.5mg~1mg,每日1次,睡前口服,自月經周期第5天起連用20日,共3~4個周期;也可用異物刺激法,如子宮內放置小型節育器,促使子宮增大;有時需行手術,如去除宮腔粘連、子宮整形術、肌瘤摘除術等。 黃體功能不全:卵巢破裂排卵后,形成黃體,黃體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受孕后,黃體繼續維持妊娠4~6個月才開始退化,妊娠早期的黃體壽命及其功能是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作用的。孕卵在子宮著床后,從卵胚細胞中分化出合體滋養層,與之相接觸的子宮蛻膜將來發育成胎盤,合體滋養層很快分泌HCG進入母體,使黃體壽命延長,并刺激其合成孕激素,以維持妊娠。 母兒血型不合:最常見為ABO血型不合,少見有RH型、MN系統血型不合。如果母親和胎兒之間的血型不合,胎兒從父親方面得到的抗原,進入母體產生抗體,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作用于紅細胞,使之破壞溶血,嚴重的可使胎兒死亡,導致晚期流產。在ABO血型不合中,大多數孕婦為O型血,丈夫為A型、B型或AB型血,如果胎兒血型為A型或B型,就有可能發生晚期流產,但此種情況發生率不高。 子宮頸內口松弛:習慣性晚期流產常由宮頸內口松弛引起。由于手術的損傷,少數是先天性發育異常引起宮頸內口擴張,同時子宮峽部缺陷,妊娠中期后,羊水增多,胎兒長大,宮腔內壓力增高,胎囊自宮頸內口突出,宮頸管逐漸縮短、擴張,當壓力增高到一定程度,胎膜突然破裂,導致胎兒排出流產。這種反復流產,可根據以往流產發生的時期,選擇在妊娠12~20周行子宮內口縫扎術,術后予安胎治療,至妊娠足月有臨產先兆或計劃施行剖宮產時再拆除縫線。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較復雜,只有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治療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患有這方面疾病的婦女,應到醫院做全面系統的檢查。一次流產后,尤其是卵巢功能障礙及子宮發育不全的婦女,最好經過3個正常月經周期后再受孕,以便有足夠時間恢復體內激素和子宮內膜功能。北京萬國中醫院為您搜集整理
2013-12-27 18: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意見建議:不良孕產史:染色體檢查異常 可以考慮做遺傳咨詢后,針對相應的遺傳風險,做胚胎植入前選擇,選擇遺傳風險小的胚胎移植,相對是解決你問題的比較合適的方法。
2013-12-19 18: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余家快 醫師
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目前主要考慮一般是需要采用試管嬰兒進行治療的, 由于染色體異常,一般行藥物進行治療是沒有效果的。建議到醫院進行咨詢的。
2013-12-16 18: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染色體異常現目前是沒有辦法治療的,是需有個心理準備
2013-11-23 11: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是組成細胞核的基本物質,是基因的載體。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 abnormalities)也稱染色體發育不全(chromosome dysgenesis)。美籍華人蔣有興(1956)查明人類染色體為46條,Caspersson等(1970)首次發表人類染色體顯帶照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