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曉靜 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過多食用味精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如影響神經系統、導致肥胖、加重腎臟負擔、影響礦物質吸收、引發過敏反應等。 1. 影響神經系統: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在體內代謝時會產生谷氨酸,過量的谷氨酸可能會過度刺激神經細胞,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出現頭痛、眩暈、嗜睡等癥狀。 2. 導致肥胖:味精能增加食物的鮮味,使人食欲大增,從而可能導致進食量增加,長期如此容易引起肥胖。 3. 加重腎臟負擔:味精中的成分需要通過腎臟進行代謝和排泄,攝入過多會增加腎臟的工作壓力。 4. 影響礦物質吸收:味精可能會影響人體對鈣、鎂、鋅等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不利于身體健康。 5. 引發過敏反應:部分人對味精中的成分過敏,可能出現皮膚瘙癢、紅腫、呼吸困難等過敏癥狀。 總之,雖然味精能增添食物的風味,但應適量食用,避免因過量攝入而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因食用味精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2024-12-19 06: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約有30%的人由于攝取味精過量而出現了嗜睡,焦躁等現象.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癥狀;有人還會出現焦躁,心慌意亂;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酸痛,肌肉無力.另外,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 味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另外,日本研究人員認為,長期過量食用味精可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那么,每頓飯攝取多少味精才合適呢?研究人員建議,每道菜不應超過0.5毫克.味精的副作用產生的嚴重程度,會因為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所以,大家在享受美味時,也應注意健康.
2014-01-10 12: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健康指導:您好,味精吃的過多,有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而且對味覺也會慢慢的變得不敏感,多吃味精會影響對鎂和鈣的吸收,引起短暫的頭痛,惡心等情況
2014-01-09 12: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永飛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味精的化學名稱叫谷氨酸鈉。它吸濕性強,易溶于水,說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顯出鮮味。味精還是一種很好的營養品,主要成份是由蛋白質分解出來的氨基酸,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對于改變人體細胞的營養狀況,治療神精衰弱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然而,若使用不當也會產生不良后果,使味精失去調味意義,或對人體健康產生負作用。為此,請您在味精使用時注意以下幾點。 一忌高溫使用。烹調菜肴時,如果在菜肴溫度很高時投入味精就會發生化學變化,使味精變成焦谷氨酸鈉。這樣,非但不能起到調味作用,反而會產生輕微的毒素,對人體健康不利。科學實驗證明,在70℃-90℃的溫度下,味精的溶解度最好。 二忌低溫使用。溫度低時味精不易溶解。如果您想吃拌菜要放味精提鮮時,可以把味精用溫開水化開,晾涼后澆在涼菜上。 三忌用于堿性食物。在堿性溶液中,味精會起化學變化,產生一種具有不良氣味的谷氨酸二鈉。所以烹制堿性食物時,不要放味精。如魷魚是用堿發制的,就不能加味精。 四忌用于酸性食物。味精在酸性菜肴中不易溶解,酸度越高越不易溶解。效果也越差
2014-01-08 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