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瓊 醫師
德州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中醫治療肌肉萎縮的方法多樣,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推拿、中醫食療、運動康復、情志調理等。 1.中藥調理: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選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方劑,以達到補中益氣、健脾養血的作用。常用中藥有黃芪、黨參、白術、當歸等。 2.針灸推拿:通過針刺穴位,如足三里、脾俞、胃俞等,以及推拿按摩肌肉,促進氣血流通,緩解肌肉萎縮癥狀。 3.中醫食療: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胃、補益氣血的食物,如山藥、薏米、大棗、牛肉等。 4.運動康復:指導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等,增強肌肉力量。 5.情志調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惱怒,因為不良情緒可能影響氣血運行。 中醫治療肌肉萎縮注重整體調理和個體化治療,患者應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綜合運用多種方法,以提高治療效果。
2024-12-19 01: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問題分析: 您好,肌肉萎縮的中醫治療方法1、脾胃虛弱: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統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虛弱,運化不能,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養而成痿意見建議:病狀表現為:肢體軟弱無力,肌肉枯萎消瘦,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虛浮無華、舌苔薄白,脈細。肌肉萎縮治療原則:健脾生血,益氣生肌。2、肝腎虧虛: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經脈失去濡養而成痿。病狀表現為:下肢痿軟無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軟。一側或兩側感覺障礙或痛覺消失。并伴有頭昏目眩、耳鳴、遺精、遺尿或月經不調,舌紅苔少,脈細數。肌肉萎縮治療原則:采用益肝補腎,滋陰清肺。3、血虛血瘀:血虛則四肢失養、血瘀則阻脈絡而成痿。病狀表現為:四肢軟弱無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無華或唇紫,舌下瘀斑,四肢青筋暴露,脈澀馳無力。中醫治療肌肉萎縮的方法是采用補髓養血,祛瘀通絡的治療原則。
2014-03-12 21: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瓊 醫師
德州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肌肉萎縮的中醫治療方法 1、脾胃虛弱: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統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虛弱,運化不能,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養而成痿。病狀表現為:肢體軟弱無力,肌肉枯萎消瘦,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虛浮無華、舌苔薄白,脈細。肌肉萎縮治療原則:健脾生血,益氣生肌。 2、肝腎虧虛: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經脈失去濡養而成痿。病狀表現為:下肢痿軟無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軟。一側或兩側感覺障礙或痛覺消失。并伴有頭昏目眩、耳鳴、遺精、遺尿或月經不調,舌紅苔少,脈細數。肌肉萎縮治療原則:采用益肝補腎,滋陰清肺。 3、血虛血瘀:血虛則四肢失養、血瘀則阻脈絡而成痿。病狀表現為:四肢軟弱無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無華或唇紫,舌下瘀斑,四肢青筋暴露,脈澀馳無力。中醫治療肌肉萎縮的方法是采用補髓養血,祛瘀通絡的治療原則。
2014-03-06 12: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肌肉萎縮的中醫治療方法1、脾胃虛弱: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水谷,統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虛弱,運化不能,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養而成痿。病狀表現為:肢體軟弱無力,肌肉枯萎消瘦,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虛浮無華、舌苔薄白,脈細。肌肉萎縮治療原則:健脾生血,益氣生肌。2、肝腎虧虛: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筋骨經脈失去濡養而成痿。病狀表現為:下肢痿軟無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軟。一側或兩側感覺障礙或痛覺消失。并伴有頭昏目眩、耳鳴、遺精、遺尿或月經不調,舌紅苔少,脈細數。肌肉萎縮治療原則:采用益肝補腎,滋陰清肺。3、血虛血瘀:血虛則四肢失養、血瘀則阻脈絡而成痿。病狀表現為:四肢軟弱無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無華或唇紫,舌下瘀斑,四肢青筋暴露,脈澀馳無力。中醫治療肌肉萎縮的方法是采用補髓養血,祛瘀通絡的治療原則。
2014-03-01 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