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桂蘭 主任醫師
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痛風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34 歲女性患痛風可能出現關節疼痛、紅腫、發熱、關節活動受限、痛風石形成等癥狀。 1. 關節疼痛:常突然發作,疼痛劇烈,多在夜間或清晨出現,以足部關節尤其是大腳趾關節最為常見。 2. 關節紅腫:受累關節會出現明顯的紅腫,皮膚溫度升高。 3. 發熱:由于炎癥反應,可能伴有身體發熱。 4. 關節活動受限:疼痛和腫脹會導致關節活動不靈活,影響正常的行走、站立等動作。 5. 痛風石形成:長期患病,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及周圍組織沉積,形成大小不一的痛風石。 6. 腎臟損害: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尿酸性腎結石,導致腰痛、血尿等癥狀。 總之,痛風的癥狀多樣,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血尿酸檢測、關節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治療藥物包括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同時,要注意調整飲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泄。
2024-12-18 07: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范忠林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三級甲等
外一科
-
你好,建議去醫院做風濕四項和血尿酸以輔助診斷,確診后對癥治療。
2013-11-10 19: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痛風是尿酸過量生產或尿酸排瀉不充分引起的尿酸堆積造成的,尿酸結晶堆積在軟骨,軟組織,腎臟以及關節處。在關節處的沉積會造成劇烈的疼痛。 痛風是一種由于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過去我國發病率較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痛風已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一組權威調查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近兩三年來我國痛風患者增加一倍多,其中95%為男性,臨床發現我國痛風患者有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引起醫學界的高度警惕和關注。 體內尿酸是不斷地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維持一定的濃度。正常人每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為0.42毫摩爾以下,女性則不超過O.357毫摩爾。在嘌呤的合成與分解過程中,有多種酶的參與,由于酶的先天性異常或某些尚未明確的因素,代謝發生紊亂,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結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癥。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即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異物炎癥反應,成了引起痛風的禍根。傳統上對痛風的治療有西醫和中醫兩種,西醫主要是用鎮痛和消炎類藥物暫時緩解疼痛.中醫治療痛風的原則是以清熱利濕、活血通絡為法,加之中藥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進尿酸的排泄。急性期辨證為濕熱內蘊,治宜清熱利濕為主;緩解期辨證為瘀血阻絡, 治宜活血通絡為主。
2013-05-09 23: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典型發作的病人,起病急,多在午夜痛醒,狀如刀割樣劇痛,甚至不能忍受被單覆蓋和周圍震動.多以腳大拇指的趾指關節紅腫熱痛為多見,邊界清楚,有明顯觸痛. 痛風石發生的典型部位在耳輪,海常見于拇趾,指腕,肘膝等處.大的如雞蛋大小,小的像芝麻.隨著病程的延長,尤其是長期痛風結節的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有腎臟損害.你的情況建議檢查一下.
2013-05-01 23: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