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歲男孩反復皮膚瘙癢起疙瘩水泡咋回事
<p><br /><P>我兒今年4周歲,男孩,最近兩年來身上及四肢經常出現搔癢,初始是疙瘩,然后就出現水泡奇癢疼痛,后水皰破裂后就節痂痊愈.之后皮膚上就留下色素沉著幾個月后消失.就這樣反復發,藥用了不少就是療效不好,要復發.? 請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該服用什么藥,應該怎樣治療.</P> <P>?? 謝謝!</P><br /></p>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曉英
太原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檢驗科
-
4 歲男孩反復出現皮膚瘙癢、起疙瘩和水泡,可能由過敏、感染、蚊蟲叮咬、自身免疫性疾病、環境因素等引起。 1. 過敏:孩子可能對食物、花粉、塵螨等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導致皮膚癥狀。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 2. 感染: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皮膚,也會引發此類癥狀。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 3.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后,孩子抓撓可能導致癥狀加重。要做好防蚊措施。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濕疹、特應性皮炎等,與自身免疫系統異常有關。需長期規范治療。 5. 環境因素:干燥、炎熱或寒冷的環境可能刺激皮膚。要注意保持適宜的環境濕度和溫度。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孩子的皮膚清潔和護理,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2024-12-18 05: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你好,考慮是幼兒濕疹,建議外擦氧化鋅軟膏。日常生活盡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熱水肥皂燙洗。平時注意多通風。
2013-05-06 18: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 你好,1、濕疹 兒童濕疹是兒童皮膚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皮損部位主要是面頰、眉部、耳后、頭皮及臀部,而較大兒童主要在手足指(趾)端,肘窩、眶窩等部位,經常因癢抓破、發紅、流水,日久局部皮膚變厚且硬,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癥皮膚病,病因比較復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十分明確,濕疹患兒本身多具有過敏性體質,是產生濕疹的主要因素,其它如日光、濕熱、化妝品、肥皂、皮毛可誘發濕疹,進食魚、蛋等也可使濕疹加重。 濕疹按發病過程皮疹表現分急性、亞急性、慢性3種。 濕疹的防治: (1)全身治療,急性、亞急性期及皮損較廣泛時,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撲爾敏、克敏能等,若伴有感染發熱加用抗生素。 (2)局部治療,急性期的紅腫、糜爛、滲液明顯時,用硼酸水濕敷,外用氧化鋅油、百多幫等,亞急性期治療原則為消炎、止癢,選用爐甘石洗劑,濕疹霜等,慢性期以止癢,促進真皮炎癥浸潤吸收,可選用黑豆油軟膏、濕疹霜、艾絡松軟膏等。 (3)家庭護理,首先找出可疑致病因素,予以去除,如疑飲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牛奶,使其蛋白變性或更換奶粉,減少致敏物,少食或不食魚、蝦、牛、羊肉、雞蛋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喂養過量食物,保持消化正常。患處不用香皂,肥皂洗。防止小兒搔癢時手抓患處,以避免發生繼發性感染,內衣要干凈、寬松、柔軟,用純棉制品,不用一次性紙尿褲,勤洗勤換尿布,按時洗澡。保持衛生。 2、痱子 痱子是夏季出汗過多而引起的皮膚病,分為白痱、紅痱、脅痱。 痱子的防治:主要是室內通風,尤其是夏季要涼爽,保持清潔干燥,衣服不要穿得過多、過厚、過硬,要勤換勤洗,皮膚要經常洗澡,出汗后要馬上洗澡勿積汗,洗后撲些爽身粉或痱子粉避免搔抓。一般痱子掌握以上各點即可自行消退,不用特殊治療。若痱子合并感染時需到醫院治療,如合并膿菌感染成膿胞瘡時,可加用抗生素(如金霉素軟膏、百多邦等)治療。如合并念珠菌感染時,可在撲粉或爐甘石洗劑中加入制霉菌素。 3、膿皰瘡 膿皰瘡是兒童夏秋季常見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好發于暴露部位如面部、軀干及四肢,突然發生大皰,皰液開始澄清,后混濁化膿,皰壁較薄,易于破裂,破潰后可露出鮮紅色濕潤的糜爛面,數小時或1~2日迅速波及軀干各處,有時可并發敗血癥,肺炎、腎炎或腦膜炎而死亡。 膿皰瘡的防治: (1)凡患有化膿性皮膚病的醫護人員家屬均不能與嬰幼兒接觸。 (2)對嬰兒皮膚應注意清潔衛生,常洗澡,衣被、尿布應勤洗,洗后用開水燙消毒,室內注意通風散熱,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 (3)全身治療:及早給予有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紅霉素并給予支持療法及時治療并發癥。 (4)局部治療,注意保護創面,避免摩擦,無菌的情況下剪破瘡壁,吸取皰液,可外涂1%龍膽紫溶液或0.5%~1%新霉素軟膏。 4、水痘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好發于小兒,多見于1~10歲兒童,其傳染性很強,容易在幼兒園或學校的兒童中流行。水痘較容易認出,它的潛伏期約2~3周,有一些輕微的全身癥狀,如輕度發熱,全身倦怠,頭痛、食欲減退,1~2日即可出現皮損,首先從顏面開始,其次耳后,軀干、四肢、水痘初起為紅色針頭大小的斑疹或小丘疹,之后迅速變為米粒至碗豆大的圓形水皰,4~5天后水皰逐漸干燥結痂,而后脫痂治愈。 水痘的護理:兒童患水痘首先要隔離在家,不要到學校、幼兒園及公共場所,以免傳染他人,需隔離至全部皮損干燥結痂為止;注意多臥床休息;多喝開水,吃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少食魚、蝦、蟹、牛肉等食物;避免冷風直吹,室內保持新鮮空氣;內衣要經常更換;不要亂抓痘疹,破潰的水痘可外涂龍膽紫,癢時可外涂爐甘石洗劑止癢。皰疹結痂時不要過早用手將痂皮摳去,應讓其自然脫落,尤其顏面部的皰疹更應注意,否則愈后留下疤痕而遺憾。口腔粘膜、眼結膜、陰道粘膜要注意清潔衛生。口腔可用淡鹽水漱口,較小嬰兒可用棉枝沾濕淡鹽水清潔口腔,并多喝開水。水痘發熱在38℃以下,可不用退燒藥,多喝些開水;體溫達38℃~38℃以上可口服退燒藥,如高達39℃以上時可在頭部加用冰袋冷敷以降溫。全身癥狀明顯時可給維生素B12和板藍根,有繼續感染時加用抗生素。 5、疥瘡 疥瘡是疥蟲寄生于人體皮膚所引起的皮膚病,傳染發生很大,兒童疥瘡主要由于家庭保姆、外地來的親屬、學校、幼兒園等傳染而得,往往一人患病,全家受染。疥瘡多發生在皮膚較薄而柔軟的部位,如手指間、腑窩、臍周、下腹部、陰部、大腿內側,皮損為米粒大小紅色丘疹、水皰、膿皰,皮疹劇烈搔癢,夜間為甚,兒童常影響睡眠,有時引起全身抓傷、結痂、色素沉著及繼發感染。 疥瘡的防治 ①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雙手干凈,衣服被褲要勤洗勤曬,懷疑疥瘡應及時到醫院診治,控制疥瘡的傳播。 ② 發現疥瘡患者應進行隔離并積極治療,家中或集體如有同患者,應及時進行治療。 ③ 常用5%硫磺軟膏外涂,早晚各一次,連續三日,兩周后重復一次療程。疥蟲消滅后,皮膚瘙癢一般經過1~2周才消失。 夏季皮炎,用刺激性強的“癬藥水”涂擦,勢必損傷局部皮膚,使炎癥加劇,反之患了“癬”后,卻用膚輕松等激素藥搽,癬病就會擴散蔓延,另外要正確選擇劑型,如急性期皮損濕爛,流水不止,就應選擇水溶液濕敷,慢性期用軟膏,最后是注意涂藥的方法,一般水、粉劑每日涂多次,過少起不到治療作用,軟膏每日涂二次,過多會引起刺激反應。總之,正確使用外用藥,可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意見建議:歡迎多多提問!
2012-10-09 21: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可能會是皮膚過敏和濕疹.過敏外因:外在因素很多.包括飲食,吸入物,氣候,接觸過敏物因素等.其中海鮮,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塵螨,寒冷天氣,接觸化學物品,肥皂,洗滌劑等是皮膚過敏最常見的誘因.由于如此復雜的原因,使得皮膚過敏因眾多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交織在一起而反復發作.內因:內在因素就是本身具有過敏體質,這在皮膚過敏的發病中起主導作用.及早徹底脫敏是治療皮膚過敏防止復發的關鍵.也可能會是濕疹(看看紅疹是否對稱分布).很多嬰幼兒身上會出濕疹(奶癬),臉上,脖子,身上到處都是.一出汗,癢得寶寶亂抓亂撓,哭個不停.首先不要亂抓,以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治療可用2%~3%的硼酸,開水沖開,用比較干凈的紗布或消毒棉簽蘸上少許,涂抹在患處,中藥可用金銀花20克,蒲公英20克,熬成水,晾涼后過濾,用涼濕毛巾蘸一點,緩緩擦敷患處.平時多補充維生素C,B1,B6,可適當讓寶寶喝點橘子汁.盡量別用熱水,開水燙洗患處. 另外,還可在藥房買一些黑豆餾油軟膏,用棉簽蘸少許抹在患處,一天一次.硼酸或中藥冷敷后,可接著涂抹軟膏,效果會更好.如果濕疹面積較大,患處皮膚發紅,化膿,就要到醫院接受治療.祝好!
2012-10-06 21: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