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喬平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囊炎和糖尿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影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響膽囊的收縮功能和膽汁排泄,增加膽囊炎的發生風險。而膽囊炎發作時,炎癥反應可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導致血糖波動。此外,兩者還可能受到共同的致病因素影響,如肥胖、飲食不合理、代謝紊亂等。 1. 血糖影響: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可損害自主神經,影響膽囊收縮,膽汁淤積易引發膽囊炎。 2. 炎癥反應:膽囊炎的炎癥刺激會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干擾血糖調節。 3. 肥胖因素:肥胖是糖尿病和膽囊炎的共同危險因素,脂肪堆積影響膽囊功能和代謝。 4. 飲食問題:高糖、高脂飲食既不利于血糖控制,也易誘發膽囊炎。 5. 代謝紊亂:糖尿病常伴代謝紊亂,如脂代謝異常,增加膽囊炎癥風險。 總之,膽囊炎和糖尿病關系密切,患者需重視這兩種疾病的綜合管理。積極控制血糖,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定期體檢,有助于預防和控制病情。
2024-12-18 06: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患糖尿病時容易合并膽囊炎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血管病變,可使全身微血管壁發生病變,管徑變窄,通透性增強,血液流速減慢,影響毛細血管與細胞間的物質交換,使細胞缺血,缺氧.而膽囊也不例外,膽囊也可能因供血不良而缺血.糖尿病患者的膽囊多數張力較低,收縮能力差,膽囊排空障礙,易發生膽汁存留,所以糖尿病患者膽囊的體積較非糖尿病者大而松弛,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對感染的抵抗力低,為膽囊及膽道系統感染提供了條件.國內資料表明,糖尿病發生膽石癥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另外,約1/3的膽石癥患者在膽道手術同時發現有糖尿病.一旦糖尿病的患者發生了膽囊病變,炎癥刺激膽道內膜,引起腫脹,潰瘍,嚴重時則膽囊壞疽,穿孔.當出現氣腫性膽囊炎時,則疾病就嚴重了,病死率高.通常膽囊炎由細菌,真菌,結核菌和某些病毒引起,以細菌感染為多見.而氣腫性膽囊炎是由梭形芽胞菌,糞鏈球菌及某些陰性桿菌引起. 合并膽囊炎要積極控制血糖,及早手術 超過65歲的糖尿病患者患急性膽囊炎時,如不及時正確治療,其病死率高,而急診手術的病死率更高,有人統計要高于同齡無糖尿病患者的2倍. 當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右上腹持續性,向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時,伴發熱,惡心,嘔吐,莫非征陽性(右上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及血白細胞升高,B超檢查見膽囊腫大,膽囊壁增厚時,可能合并有膽囊炎或膽道系統疾病.此時,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當血糖控制滿意時,盡早選擇外科手術治療.切勿采取“等等看看”的態度,錯過最佳手術時機.一旦急性感染發病,內科保守治療失敗(因為這些患者多為反復發作過而且多次用過各種抗生素,大多數對抗生素有耐藥,很容易出現內科治療失敗),等耗到被迫急診手術,成功率很低,病死率很高.故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二者同時存在時,要消炎利膽,止痛及對癥處理.如果內科保守治療無效,根據病情盡量選擇及早的擇期手術治療,避免急癥手術. 為確保手術成功,要首先做到手術前,中,后血糖穩定,準確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杜絕出現低血糖.因糖尿病患者合并癥多,所以,手術前必須認真檢查心,肝,腎,腦等重要臟器有無明顯病變,還要測試其相關臟器的功能,以保證手術成功. 合并膽囊炎后的飲食 患了膽囊炎后,注意休息,有利于炎癥恢復.飲食上應不吃刺激膽汁分泌的食物,低膽固醇飲食,限制脂肪,增加維生素特別是含維生素A的食物,保證熱量,適當的蛋白質飲食和高糖飲食. 一般患者吃流食或半流食,如米粥,咸菜,清淡青菜.禁食油膩食物.如病情嚴重則應禁食,靠輸液補充營養和水分.
2013-12-19 10: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方昕 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PET-CT中心
-
你好,結合患者的情況膽囊炎屬于膽囊炎癥的情況,二糖尿病則是為內分泌異常的情況,膽囊炎主要還是需要采取抗感染治療的,反復發作的話需要采取手術治療的,其次就是糖尿病的話需要采取降糖及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控制飲食為好的。
2013-12-16 13: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