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幼芙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風疹系由風疹病毒感染引起之呼吸道傳染病,特征為發熱、上呼吸道炎癥、皮疹及耳后、枕部、頸部淋巴結腫大等。一般狀況下,病情較輕,病程短暫,預后良好,無需特殊療法。感染期間應注意休息,保證充足水分攝入,飲食宜清淡。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9-01-23 11:42
1.發熱:風疹早期常伴有低至中度發熱。
2.上呼吸道炎癥:可表現為咳嗽、流涕等癥狀。
3.皮疹:通常在發熱后24至48小時內出現,先見于面部,逐漸向下蔓延。
4.淋巴結腫大:耳后、枕部、頸部淋巴結腫大明顯,質地柔軟,無壓痛。
5.其他癥狀:少數病例可能出現頭痛、乏力、食欲減退等。
面對風疹,重要的是對癥支持治療,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生指導。在預防方面,接種疫苗是有效手段之一。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談到風疹,有些人以為是指“風疹塊”,其實兩者是相去甚遠的兩種疾病。一般人俗稱的“風疹塊”、又叫“風團塊”,醫學上稱為蕁麻疹,表現為皮膚發癢、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團塊,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可有急性與慢性兩種。蕁麻疹的病因較復雜,可由身體內部與外部的因素引起。,而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于5~14歲的兒童及少年,但亦會傳染給青年及中老年人。 風疹病人起病時先有1-2天的低熱或中等度發熱、胃口不開,疲勞、以及打噴嚏,輕咳、咽部痛等上呼吸道癥狀,這些癥狀在年長兒童可延長至5~6天。發熱后1-2天即出現皮疹,初見于面頸部,l天后迅速蔓延到軀干及四肢,多呈細點狀,淡紅色,指壓褪色,大小約2~3毫米,面部、四肢的疹子較疏,身上及背部較密;耳后,枕部、頸后及全身淋巴結明顯腫大,脾臟輕度腫大。疹子2-3日(也有短至1日者)即自行消退,退疹后全身癥狀隨之消,淋巴結及脾臟亦縮小。由于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風疹”也因此得名。 風疹可致畸:您也許會不明白,風疹怎么會和畸胎聯系在一起呢?事實證明:新生兒畸形中有5%以上是因為母親在懷孕的早期感染了風疹病毒。風疹病毒引起的畸形及疾病主要有:白內障、視網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狀體炎、神經性耳聾、中耳炎、先天性心臟病(如動脈導管未必、心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心肌壞死、高血壓、肝脾腫大、腎小球硬化、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小頭畸形、智力障礙、精神運動障礙等等。(摘自《家庭醫生》)你的情況沒有問題的。
2014-04-27 17: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袁桂洪 副主任醫師
常州市金壇區中醫醫院
二級甲等
大內科
-
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癥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癥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癥狀.病人口腔粘膜光滑,無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伴輕度壓痛.通常于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皮疹先從面頸部開始,在24小時蔓延到全身.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色素沉著.在出疹期體溫不再上升,病兒常無疾病感覺,飲食嬉戲如常.風疹與麻疹不同,風疹全身癥狀輕,無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頸部淋巴結腫大.
2011-06-26 15: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錢立康 副主任醫師
銅陵市婦幼保健院
二級甲等
內一科
-
風疹(rubella,germanmeasles)又稱“風痧”,痧子等。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1~5歲兒童。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癥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癥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癥狀。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色素沉著。在出疹期體溫不再上升,病兒常無疾病感覺,飲食嬉戲如常。 成人如果感染了風疹病毒,也會產生同樣的癥狀,只是一般情況下,成人的感染的要少。 指導意見: 病人應及時隔離治療,隔離至出疹后1周。病人應臥床休息,給予維生素及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膚清潔衛生,細菌繼發感染。 風疹并發癥很少,一旦發生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腦膜腦炎等并發癥時,應及時治療。
2011-06-25 16: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