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寶寶雙側睪丸鞘膜積液何時手術及影響
我的寶寶十個月大,在兩個月的時候偶然發現他的睪丸一邊大一邊小,去醫院檢查說是鞘膜積液,而且兩邊睪丸都有,B超顯示一邊好像是4點幾,另外一邊稍微小一點。請問什么時候手術合適,會不會對他以后的身體發育有什么影響,另外手術中的麻醉會不會對小孩的大腦有影響。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桂芳 副主任醫師
北京友誼醫院
三級甲等
介入治療
-
寶寶十個月大,雙側睪丸鞘膜積液,家長關心手術時機、對身體發育影響及麻醉對大腦影響。一般來說,需綜合積液量變化、癥狀、寶寶身體狀況等因素決定手術時間。手術通常安全有效,對身體發育影響小,規范麻醉也不會損害大腦。 1. 手術時機:如果積液量持續增多,或出現陰囊疼痛、腫脹等癥狀,一歲后可考慮手術。若積液量少,無明顯癥狀,可觀察至兩歲,仍未吸收再手術。 2. 對身體發育影響:及時手術一般不會影響睪丸發育和生育功能。但長期積液可能影響睪丸血液循環,導致睪丸發育不良。 3. 麻醉影響:現代麻醉技術較為成熟,麻醉藥物在短期內會代謝排出,規范操作下不會對小孩大腦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4. 術前準備:術前需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等,確保寶寶身體狀況適合手術。 5. 術后護理:術后要保持傷口清潔,避免寶寶劇烈哭鬧和碰撞,注意觀察陰囊情況。 總之,家長不必過度擔憂,應密切觀察寶寶病情,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時機和方案,以保障寶寶的健康。
2024-12-18 11: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潔港 主治醫師
滁州口腔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根據你說的癥狀治療應該舒筋活血通絡止痛,抗消炎可以手術微創治療,飲食以清淡為主,忌辛辣刺激油膩食物,注意衛生。
2013-05-11 10: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鞘膜積液一般無明顯癥狀,需要與腫瘤鑒別,判斷是否繼發睪丸附睪疾病而來的,如果確定是鞘膜積液,視具體情況決定治療方案,少量積液可以不予處置,量大、張力高、有癥狀則需要手術治療。嬰兒(1周歲之內)的鞘膜積液常可自行消退,1周歲后也有可以消退的,但相對要少一些,有時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張力大,有不適癥狀則可能壓迫周圍組織,有可能影響生育。現在觀察他有無癥狀,積液多少,張力大小。根據情況,不一定馬上做手術。請泌尿外科醫生幫助你判斷決定。
2010-04-29 15: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鞘膜腔內液體積留過多,即成鞘膜積液.它是一種常見疾病,可見于各種年齡.胎兒早期睪丸在腹膜后,7~9月時經腹股溝管下降進入陰囊,附著于睪丸的腹膜也隨之下降形成腹膜鞘突.出生后從內環至睪丸方整段精索部分的鞘突逐漸萎縮切臺.睪丸部分的鞘突形成囊狀睪丸固有鞘膜,正常的鞘膜腔內僅有少量漿液,當鞘膜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時,可引起期膜積液.鞘突在不同部位閉合不全,又可形成各種類型4鞘膜積液.鞘膜積液分為4個類型: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睪丸精索鞘膜積液和交通性鞘膜積液.其中睪丸鞘膜積液最為常見,其又可分為原發性和繼友性,后著由炎癥、外傷、腫瘤、絲蟲病等引起. 本病中醫診斷為水疝,多因腎氣不足,腎陽虛衰,水液不能氣化,或脾氣萬虛,脾陽虛冷,運化乏力,水濕潴留,或飲食不節,濕熱內生,下注腎子,或腎子外傷,瘀血阻塞水道所致. [臨床表現] 本病為陰囊內囊性腫塊,少量積液可無不適,常在體檢時發現.積液量多時可引起陰囊鈍痛和精索牽扯感. [診斷] 一、基本檢查 睪丸鞘膜積液質軟,有彈性和囊性感,觸不到睪丸和附睪,透光試驗陽性.精索鞘膜積液位于腹股溝或睪丸上方,與睪丸有明顯分界.睪丸精索鞘膜積液時陰囊有梨形腫物,睪丸亦捫不清.交通性鞘膜積液時,臥位積液囊可縮小或消失. 2、進一步檢查 B超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診斷,特別對疑為睪丸腫瘤引起的繼發性睪丸鞘膜積液有重要意義. 3、診斷要點 1.陰囊內有囊性腫塊.可有陰囊鈍痛和精索牽扯感. 2.腫塊有囊性感,睪丸鞘膜積液時睪丸們不清.透光試驗陽性. 3.本病需與腹股溝斜疝和睪丸腫瘤鑒別.腹股溝斜疝的增大陰囊有時可見腸型或聽到腸鳴音,陰囊內容物在臥位時可回納,透光試驗陰性.睪丸腫瘤為實質性腫塊,有沉重感,透光試驗亦為陰性. [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嬰兒鞘膜積液和成人較小的鞘膜積液無癥狀者,可不需治療. 2、西醫治療 3、中醫治療 4、進一步治療 1.對繼發性睪丸鞘膜積液應針對病因治療.若為損傷性積血,應使用止血藥和抗生素,積血較多時應手術取出血塊;如為絲蟲病引起,須口服海群生并行鞘膜翻轉術;如為睪丸腫瘤引起,則應針對睪丸腫瘤治療. 2.注射療法抽出積液,注入硬化劑.但易復發及合并感染. [西醫治療] 對于較大的鞘膜積液伴有明顯癥狀者,應行鞘膜翻轉術.精索鞘膜積液應將積液囊全部切除.交通性鞘膜積液應切斷通道,在內環處高位結扎鞘突. [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1.腎氣虧虛證:多見于嬰幼兒,站立、哭叫時腫塊增大,平臥時腫物縮小,腫物過大時,陰囊光亮如水晶,苔薄白,脈細滑.溫腎通陽,化氣行水.代表方:濟生腎氣丸加減. 2.濕熱下注證:陰囊潮濕而溫熱,或有睪丸腫痛,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膩,脈數.清熱利濕.代表方:大分清飲加減. 3.腎虛寒濕證:多見于病程長久者,陰囊寒冷,皮膚增厚,墜脹不適.可有面色少華,神疲乏力,腰酸腿軟,便溏,小便清長,苔白,脈沉細.溫腎散寒.代表方:加味5苔散加減. 4.瘀血阻絡證:有睪丸損傷或睪丸腫瘤病史,能觸到腫塊,伴疼痛,多不能透光,舌紫暗,苔薄,脈細澀.化瘀行氣利水.代表方:活血散瘀湯加減. 2、熱熨療法 小茴香、橘核各10Og,研成粗末,炒熱裝布袋內溫熨局部,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下次使用時仍需炒熱,可連用3~5天再換藥.宜于本病證屬腎虛寒濕者. 3、浸泡法 5倍子、枯礬各10g,煎水3O0ml,待適當溫度,將陰囊置入藥液中浸泡,每次20~30分鐘,每天2~3次,下次浸泡時需將藥液加溫. 4、敷貼法 用回陽玉龍膏或沖和散酒蜜調敷患側陰囊,每日1次.宜于本病證屬腎虛寒濕者. [療效評定] 一、治愈 癥狀及陰囊腫塊消失. 2、好轉 癥狀減輕,陰囊腫塊變小. 3、無效 癥狀無變化,或加重,陰囊腫塊無變化, 初生嬰兒在睪丸鞘膜積液常在兩歲前自行消失,故不急于進行治療.若兩歲后尚不消失.則行穿刺抽液.多數經抽吸后,不再復發.此法不適用于成年人.成年人抽液后均在短期又長大如初. (2)注射治療:在抽液后向鞘膜腔內注射具有刺激性藥物如硅寧、魚肝油酸鈉等,使發生炎性粘連.以消滅鞘膜腔.此法反應較大,粘連不完全,形成多房性鞘膜積液.給手術治療帶來更多的困難.目前使用較少. (3)手術治療:行天性鞘膜積液不能用上兩法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的目的是在內環處將疝頸做高位結扎,阻斷腹水下流.以下的疝囊可不處理. 精索鞘膜積液可將積液的包囊完整剝除.如剝除困難,亦可剪開囊壁,做翻轉縫合術. 睪丸鞘膜積液的有效手術方法是鞘膜切除翻轉縫合術. 術后復發問題:鞘膜積液經手術治療很少有得發的.我們分析了睪丸鞘膜積液術后復發的病例.認為復發的原因主要是把先天鞘膜積液誤診為單純的睪丸鞘膜積液,而做了睪丸鞘膜翻轉手術,未做高位結扎.腹腔內液體不斷外流,促使上皮細胞再生而有復發.其它或由于多房性睪丸鞘膜積液未能切除干凈而復發者屬于少數.
2010-04-26 15: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鞘膜積液一般小朋友1歲后就可盡早手術,但沒有什么最佳手術時間。如果B超提示兩側都明顯有鞘膜積液的話,建議兩側同時手術,以免大的一側手術后小的一側會變大。鞘膜積液術后復發的幾率還是很小的,但對于一個小朋友而言,幾率是五五開,要么手術成功,要么可能出現復發。我院門診鞘膜積液手術安排在每周五下午,具體可提前來咨詢。
2010-04-24 15: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鞘膜積液? 正常睪丸鞘膜囊內有少許漿液存在,有滑潤作用,能使睪丸在其中自由滑動,而囊壁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使其容量保持正常,吸收分泌功能失調而至鞘膜腔積液。其臨床重要性在于鞘膜腔內長期積液,內壓增高則可導致睪丸缺血以致睪丸發育及功能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