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宏杰 主任醫師
河南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外科
-
1、母嬰傳播 2、精液 3、血液 一般情況,只要肝功能正常只是病毒攜帶的話,就無需治療,但是要定期的到醫院體檢。 正常情況下共用餐具之類的是不會傳染的,但是如果有口腔潰瘍的人就要主要了,最好打乙肝疫苗,這樣可以減少傳染的幾率! 有的時候接觸乙肝患者,或者就算是血液接觸了,但是由于人自身的免疫功能,有可能產生抗體,所以,不一定有過血液接觸就一定會傳染。 至于你說的接吻,只能說是有可能是你傳染的,不能肯定。如果她接吻以后刷牙(牙齦出血),是有可能被傳染的,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周圍的人打疫苗!
2012-06-15 09: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魏林 主任醫師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四病房
-
你好,乙肝的傳播途徑很多,主要是血液傳播。傳播途徑有: 1、血液傳播 輸血,血液傳播是一個非常強的傳播途徑,因為乙肝攜帶者的血液里的病毒濃度很高,即使有抗體的人一旦輸入帶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也極有可能感染上乙肝病毒。此傳播途徑極危險! 2、醫源性傳播 包括被污染的醫療器械,血液...像一些消毒不嚴格的牙醫診所牙鉆,內窺鏡,污染的針,針灸的針.....都會成為傳播乙肝的重要途徑。此傳播途徑較危險!3、性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把乙肝定為性傳播疾病,但在我國的主要傳播途徑不是此途徑。此途徑的傳播能力較強。(有相關調查證明,夫妻間傳染不是很多。)有抗體的人不必擔心。 4、母嬰垂直傳播,嬰幼兒時期的傳播 由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沒有完全形成,一旦感染乙肝就無法清除,幾乎必然慢性化。(一個月大的嬰兒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會轉為慢性攜帶)乙肝病毒攜帶者母親宮內傳染的可能性<5%。我國95%的慢性乙肝攜帶者都是在嬰幼兒和兒童時期感染的。現在我國的嬰兒的預防措施得當,絕大多數嬰兒一出生就注射乙肝疫苗,有效的防止了乙肝在下一代的傳播。此傳播途徑危險!一旦感染攜帶終生。所以要給小孩做好預防工作。 5、日常接觸傳播 乙肝病毒經過消化道可以被分解成氨基酸。但是多數人的胃和口腔有不同程度的潰瘍和破損,通過皮膚等途徑傳播的病毒量很少,此途徑傳播乙肝病毒的量很少,感染后發病,慢性化的可能性低。 6、有蚊蟲叮咬等傳播。 蚊子叮咬所傳播的病毒的量有限,傳播的病毒的量很少,可以忽略。 7、其它途徑 除了以上的途徑的其它途徑所能傳播的完整的有活性的乙肝病毒的量及其有限,可以忽略
2012-06-14 11: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