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歲男性易出汗,吃飯走路都滿頭大汗咋回事
年齡:39 性別:男 主要癥狀:病情描述: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身體很會出汗,就算吃餐飯、走一小段的路;都會滿頭大汗。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英 副主任醫師
貴港白癜風醫院
其他
婦科
-
39 歲男性容易出汗,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如環境炎熱、運動量大等;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如多汗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低血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1.多汗癥:是指局部或全身皮膚出汗量異常增多的現象。可能與交感神經興奮、汗腺功能亢進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外用止汗劑、肉毒毒素注射等。 2.甲狀腺功能亢進: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代謝加快,產熱增加,從而引起多汗。可通過藥物治療,如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也可進行放射性碘治療或手術治療。 3.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時,可能出現自主神經病變,導致出汗異常。需要控制血糖,使用降糖藥物,如二甲雙胍、胰島素等。 4.低血糖:血糖過低時,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多汗。及時補充糖分可緩解。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等可能導致。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療,必要時服用調節神經的藥物,如谷維素、維生素 B1 等。 總之,39 歲男性容易出汗的原因較多,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18 04: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 出汗有很多證征候,介紹給你。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施治。 自汗 1、因營衛不和所致,表現出汗惡風,周身酸楚,頭痛或失眠多夢,心悸。苔薄白,脈浮或緩。治療方藥用桂枝湯。 2、因肺氣虛弱所致,表現汗出惡風,動則益甚。有的人因久病體虛,平時不耐風寒,易于感冒,體倦乏力。舌苔薄白,脈細弱。治療方藥用玉屏風散。 3、因心腎虧虛所致,動則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胸悶氣短,腰酸膝軟,面白唇淡,小便頻數而色請,夜尿多。舌質淡,舌體胖潤,有齒痕,苔白;脈沉細。治療方藥用芪附湯。 4、因熱郁于內所致,表現蒸蒸汗出,或但頭汗出,或手足汗出。面赤,發熱,口苦,喜冷飲,胸腹脹悶,煩躁不安,大便干結,或胸脅脹痛,身目發黃,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厚;脈洪大或滑數。治療方藥用竹葉石膏湯。 盜汗 一些慢性疾病可以有盜汗,應到醫院檢查胸透、必要的生化檢查排除結核、風濕性疾病等可考慮中醫治療。 中醫因為盜汗的產生,是由于陰虛不能斂陽,睡后衛陽行于內,使體表之陽氣減少,又衛氣行于陰,加重陰虛陽盛,迫津外泄故睡則出汗。如果舌紅少苔治療用六味地黃丸,該藥為腎、肝、脾三陰并補之劑。如果舌紅少量黃苔用知白地黃。舌光紅無苔用左歸飲。 如上述治療不見好轉可用固表止汗劑,體虛衛外不固用牡蠣散:牡蠣(煅)、黃芪、麻黃根、小麥各30克。研末,每日二次,每次一湯匙。表虛衛陽不固用玉屏風散:黃芪90克,防風、白術30克,研末,每日二次,每次一湯匙。每日二次,每次一湯匙。陰虛有火用當歸六黃散加減:當歸、生地、何首烏、黃芩、黃柏各30克,黃芪60克。研末,每日二次,每次一湯匙。 應到醫院請醫生辯證治療,如果有困難,你出盜汗還易感冒是表虛衛陽不固可能性大,可用玉屏風散,該藥一般不用嚴格辯證就可用。
2011-07-30 16: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英 副主任醫師
貴港白癜風醫院
其他
婦科
-
盜汗須辨別陰陽虛實 氣溫高時身體新陳代謝加快,排汗散熱是身體正常的本能反應,稱之為生理性排汗。而異常的病理性出汗,則反應出身體健康的各種異常狀況,應留心提防,盡早調理。 白天不活動,安靜坐著也出汗,動則汗流不止,稱為“自汗”;而在晚上睡覺時不自覺地出汗不止,醒來時則自行停止出汗,則稱為“盜汗”。這是最常見的兩種汗出異常,屬于病理性出汗,須辨別陰陽虛實。一般來講,汗證以虛證多見,但因肝火、濕熱等邪熱郁蒸所致者,則屬實證。最簡單的自測方法,就是借助空調,在室溫26~28攝氏度的環境中靜坐,如果仍然出汗,稍有活動則汗出不止,則極可能為病理性汗證,需及時向專家咨詢。此外,所排若為味不咸之淡汗,且易感冒,常出現疲倦乏力,面色少華、舌淡紅、舌苔薄白,多為虛證,所流多為虛汗。 盛夏使用空調時建議室內溫度最好不要低于26攝氏度,以免掩蓋了一些早期病征而不自知。 “動汗”最可貴 動汗可貴,指的是在運動過程中出的汗最可貴,因為此為深層出汗,因外界高溫而造成的皮膚大量出汗(如蒸桑拿或夏天高溫)則為淺表出汗。能運動到微微出汗、微微喘氣、尚能輕松交談的程度,對大多數人來說就很合適了。有條件的人,不妨每周參加1~2次運動量較大的活動,比如羽毛球、足球等,讓自己體驗一下“汗暢淋漓”的感覺,以強化皮膚的代謝功能。“此外,即便在炎熱的夏天,也可以在早上10點前和下午5點后在戶外活動一下,讓身體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溫度,微微出汗,對健康其實是有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汗出多了傷津,所以,我們也不能一味要求自己多出汗。不論運動還是夏天在戶外活動,都不要讓自己過于疲乏無力,甚至影響食欲和睡眠。提醒一下,大量出汗后,一定要補水補鹽,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都可以。
2011-07-21 09: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