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國華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嬰兒排鉛可通過飲食調整、遠離鉛源、補充營養元素、適當用藥及定期檢查等方法。 1.飲食調整:讓嬰兒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C 和鈣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獼猴桃等,有助于減少鉛的吸收。 2.遠離鉛源:避免嬰兒接觸含鉛的油漆、汽車尾氣、工業污染等。 3.補充營養元素:補充鐵、鋅等元素,如動物肝臟、瘦肉等,能競爭性抑制鉛的吸收。 4.適當用藥:在醫生指導下,可使用依地酸二鈣鈉、二巰丁二酸等藥物。 5.定期檢查:按時帶嬰兒進行血鉛檢測,了解鉛含量變化。 總之,嬰兒排鉛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家長要密切關注嬰兒的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醫。同時,要牢記所有的治療和干預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4-12-17 15:2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要確定是否真超標?重要的是找原因,祛除原因最重要
2013-12-31 20: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鉛中毒都必須用藥物排鉛.改變不良生活或飲食習慣也可以輔助排鉛,例如經常洗手,定期家庭掃除,少吃含鉛食品等.家中少用含鉛的廚具,食物容器,油漆,顏料,化妝品,釉彩陶器.此外,調整膳食結構,也能抵御鉛的毒性危害.吃富含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如棗,黑棗和海帶等海產品,像蔬菜,一些葉類蔬菜,胡蘿卜這些蔬菜也都可以輔助把鉛排出. 很多天然食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鉛和驅鉛功能,能夠促進排鉛或化解鉛的毒素.比如牛奶,豆漿中所含的蛋白質就可與鉛結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鈣可阻止鉛的吸收.水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和一些營養素,也可以阻止鉛吸收或者降低鉛毒性.
2013-12-29 20: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希望對你有幫助.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鉛中毒都必須用藥物排鉛。改變不良生活或飲食習慣也可以輔助排鉛,例如經常洗手、定期家庭掃除、少吃含鉛食品等。家中少用含鉛的廚具、食物容器、油漆、顏料、化妝品、釉彩陶器。此外,調整膳食結構,也能抵御鉛的毒性危害。吃富含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如棗、黑棗和海帶等海產品,像蔬菜,一些葉類蔬菜、胡蘿卜這些蔬菜也都可以輔助把鉛排出。專家提醒,很多天然食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鉛和驅鉛功能,能夠促進排鉛或化解鉛的毒素。比如牛奶、豆漿中所含的蛋白質就可與鉛結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鈣可阻止鉛的吸收。水果蔬菜中的維生素C和一些營養素,也可以阻止鉛吸收或者降低鉛毒性。傳統工藝制作的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鉛量高的食品盡量少吃。 營養專家介紹,蔬菜、水果之所以能排鉛,是因為這些自然植物中除了含有豐富的基本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之外,還有種類繁多的非營養素類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使植物免受陽光的摧殘而保護植物的生存。學術界稱之為植物化學物質,安利紐崔萊稱之為“植物營養素”。營養專家們認為多吃植物營養素可增進抵抗疾病的能力。 五道食物熱讓你排鉛 胡蘿卜牛奶 胡蘿卜50克,煮熟后取出壓爛,調入牛奶200毫升中服食。 金菇蝦皮餃 金針菇100克(煮熟去湯),蝦皮50克(溫水略洗),瘦豬肉200克。將上述三物共剁成泥,加調味品制成餡,包成餃子(或餛飩)煮食,可分數次食用。 蒜泥海帶粥 大米50克,海帶15克,切碎,大蒜兩瓣搗爛。大米、海帶加適量水先煮,待成粥后再加入蒜泥和調味品,稍煮片刻即成,可分數次食用。 金梅飲 金錢草10克,烏梅10克,甘草10克,煎湯去渣,約300毫升分3次飲服。 甘草綠豆湯 甘草10克,綠豆50克,煮湯,使綠豆酥爛,不加糖,喝湯吃綠豆。 上述食譜可交替服食,需持續較長時間才有效,通常是1-2個月或更長,有鉛中毒癥狀的人不妨一試。
2013-12-24 20: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兒童鉛中毒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鉛進入人體會影響神經、消化和造血系統的功能,兒童表現為面色發黃、生長遲緩、便秘、腹瀉、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等。
2013-12-22 20: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建磊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可以讓孩子口服些排鉛口服液治療。平時讓孩子多吃些水果蔬菜等含維生素高的食物,多吃些奶制品、豆制品、蛋類、瘦肉類等。少吃零食等含鉛高的食物。
2013-12-21 21: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