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個月女嬰病愈后多汗且貧血如何改善
年齡:0 性別:女 起病的急緩:緩慢起病 病情描述:我孩子現在是8個月大,是女孩子,前段時間剛發燒完,在上海的兒科醫院吊了鹽水,病情主要是由于病毒性傳染的,但是最近好了后晚上睡覺總出汗,而且汗水不少,胃口方面也還算可以,不知道設個情況是什么造成的呢,謝謝!還有孩子有點貧血,請問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嗎? 你想解決什么問題: 伴隨癥狀: 睡眠:正常 大小便:正常 精神:正常 飲食:正常 體重:正常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伊莉 主任醫師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8 個月女嬰病愈后夜間多汗且貧血,可能由身體虛弱、缺乏維生素 D 及鈣、貧血未完全恢復、新陳代謝旺盛、環境因素等造成。 1. 身體虛弱:患病后身體機能尚未完全恢復,容易出現多汗。此時需保證充足休息,合理喂養,讓身體逐漸恢復。 2. 缺乏維生素 D 及鈣:維生素 D 缺乏影響鈣吸收,可導致多汗。適當補充維生素 D 滴劑,如星鯊維生素 D 滴劑;多曬太陽,促進維生素 D 合成。同時可補充鈣劑,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碳酸鈣 D3 顆粒等。 3. 貧血未完全恢復:貧血可能影響身體代謝,導致多汗。應繼續補充鐵劑,如右旋糖酐鐵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等。 4. 新陳代謝旺盛:嬰幼兒新陳代謝快,也可能多汗。注意及時擦干汗液,避免著涼。 5. 環境因素:室內溫度過高、衣物過多等也會導致多汗。要調整室內溫度和衣物厚度,保持適宜。 總之,孩子出現多汗和貧血的情況,家長不必過于緊張。可先觀察,采取相應措施,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4-12-17 23: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志雄 副主任醫師
黃巖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西醫結合
-
盜汗是指入睡時則汗出,醒來時則停止汗出,稱為盜汗。 自汗?盜汗既可單獨出現,也可作為癥狀而伴見于其他疾病的過程中。自汗盜汗以虛證多見,一般自汗多屬氣虛不固,盜汗多屬陰虛內熱,但臨床不可拘泥于此,亦有自汗屬陰虛,盜汗屬陽虛者;因肝火或濕熱等邪熱郁蒸所致者則屬實證。病程久或病變重者,則會出現陰陽虛實錯雜的情況. 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其他原發疾病的基礎上,出現的盜汗或自汗,比如,小兒缺鈣時,容易盜汗,結核病人也容易出現盜汗,但這些一般都有原發疾病的其他癥狀,如小兒缺鈣時,可以有串珠肋,出牙遲等,結核病人會有低熱,咳嗽等癥狀. 建議,首先要排除各種可能導致盜汗的疾病(建議西醫),而后,在排除上述疾病后,可考慮中醫調理 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則可作為某些疾病的一種前兆,應引起重視。以下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 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多見于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后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干燥等癥狀。常見于肺結核浸潤期患者者。
2011-06-13 1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