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燕 主治醫師
鄒平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從目前來看糖尿病是不會傳染的,糖尿病是非傳染性疾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這是一種內分泌方面的疾病,但是由于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是一樣的,有時候經常是一家得糖尿病,糖尿病跟遺傳的關系是比較密切的,又加上生活方式,它是遺傳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如果家中有一個人得了糖尿病了,其他的人就是生活方式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避免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的食物,要注意,生活規律,加強運動,加強監測就可以來防止糖尿病。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19-01-26 13: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 糖尿病不會傳染 但會呈家族型聚集 因為糖尿病和遺傳還和日常生活有關,一家人 因為日常生活環境和飲食基本一致 遺傳也很相近 所以會呈家族性患病 .糖尿病病因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的HLA抗原異常上.科學家的研究提示:I型糖尿病有家族性發病的特點——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與無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也許令你驚奇,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后.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與2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遺傳因素:和1型糖尿病類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發病的特點.因此很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這種遺傳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為明顯.例如:雙胞胎中的一個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個有 40%的機會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則另一個就有70%的機會患上2型糖尿病.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癥.遺傳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樣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體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們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與大腿上的人更容易發生2型糖尿病.年齡: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歲以后發病.高齡患者容易出現糖尿病也與年紀大的人容易超重有關.現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熱量的食物和運動量的減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認為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一樣,在那些飲食和活動習慣均已“西化”的美籍亞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為普遍.糖尿病與遺傳糖尿與遺傳因素有關,父母如果都是糖尿病病人,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明顯增高.經過近幾十年的研究,一致認為糖尿病是一個多病因的綜合病癥.因為糖尿病病人親屬中的糖尿病發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親屬中的高,故說明糖尿病有遺傳傾向.糖尿病的遺傳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對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須有某些環境因素的作用,才能發生糖尿病.
2014-01-18 18: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白蘭鳳 副主任醫師
海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糖尿病不是傳染病,不會傳染,只有遺傳易感性.您的子女比較容易換糖尿病,只要是定期檢查血糖.適當的注意飲食和運動,就可以擺脫患糖尿病的糾纏.
2012-08-27 12:30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只要在控制好總攝入量的情況下,什么都可以適當的吃.可以多吃高纖維食物,促進含糖低的蔬菜.如韭菜,西葫蘆,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茄子.而西紅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機體的糖代謝.如玉米,小麥,白菜,韭菜,豆類制品.南瓜,苦瓜,洋蔥,黃鱔等對病人多飲,多食,多尿癥狀有明顯改善作用,有降低血糖,調節血糖濃度的功能,適宜多吃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1,初運動者宜由較低運動量開始2,當進展至中等強度之運動時,唿吸會略為加快,但仍可交談自如 .3,運動一段時間后,便需補充約適量的醣類小吃(如梳打餅2塊)4,運動后檢查雙足有否損傷.
遇到問題或身體不適時應立即停止,保持鎮定,并立即尋求醫護人員的協助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麗君 主任醫師
河北省兒童醫院
三級甲等
兒童保健科
-
你好,糖尿病是不傳染的,但是糖尿病有遺傳的傾向的,糖尿病的病因不明,平時飲食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低脂低糖飲食,適當運動鍛煉,保持良好的睡眠,,多喝水,避免辛辣和勞累,可以服用二甲雙胍緩釋片,拜糖平治療的,定期復查血糖,及時調整降糖藥的用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如果治療得當,糖尿病一般是在15--20年,才出現并發癥的,
2012-08-27 12: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