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且飯含口難咽伴惡心嘔吐為何?咋改善?
我,平時食欲不振,有厭食癥狀,飯含在口不愿意下咽,經常飯到嘴里有惡心嘔吐狀請問這是這是為什么?有什么辦法能改善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佘俊霞 副主任醫師
邯鄲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腦囊蟲病科
-
食欲不振、飯含口難咽且伴有惡心嘔吐,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消化系統問題、精神心理因素、藥物副作用、內分泌疾病、妊娠反應等。 1.消化系統問題: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可導致消化功能減弱,引起上述癥狀。患者常有上腹部疼痛、腹脹等表現。治療上可使用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等藥物。 2.精神心理因素:壓力大、焦慮、抑郁等可能影響食欲和吞咽。需要調整心態,必要時進行心理治療。 3.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降壓藥等可能產生胃腸道不良反應。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4.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會使代謝變慢,影響消化。需針對病因治療,補充甲狀腺素。 5.妊娠反應:懷孕后體內激素變化可能出現。一般通過飲食調整,如少食多餐來緩解。 總之,出現食欲不振等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也有助于改善癥狀。
2024-12-17 17: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病情分析:常聽到不少家長對醫生這樣敘述:“我的孩子什么東西都不想吃,喂飯很困難”;也有的說“孩子吃飯時就喊肚子疼,不肯吃飯”.大部分家長是耐心地千方百計地哄著騙 著喂完一碗飯;有的則是高壓政策,硬逼著進食.目前厭食的兒童數量不少,長期以來家長對孩子厭食傷透了腦筋,厭食僅僅是一種表現,為什么會引起厭食呢?原因之一往往在于缺乏鋅元素,因為缺鋅能導致味覺減退,食欲降低,形成厭食,偏食,飲食中鋅攝取不足,加重缺鋅,并形成惡性循環.缺鋅還會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如最常見的免疫功能減退,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復發性口腔潰瘍;長期或反復腹瀉等.人工喂養,低出生體重嬰兒,早期斷母乳嬰兒,營養不良,虛弱,消瘦,盜汗,原因不明的嬰兒吵鬧,兒童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穩定,忽高忽低;頭發稀黃無光澤易脫落,生長遲緩,身材矮小.諸如此類都是與鋅元素缺乏有關,因此孩子有以上癥狀和表現,做家長的就應該考慮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缺鋅,或許盡早帶孩子到醫院作有關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補充鋅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缺鋅會影響兒童各器官的發育,包括大腦的發育,骨骼和肌肉的生長.指導意見:良好的食欲是小兒健康的標志之一,湖北省中醫院兒科的劉昌玉教授介紹,若孩子出現嚴重食欲減退或厭食常常提示有潛在的 疾病,需要帶孩子到醫院看醫生了.劉教授介紹,引起孩子食欲低下,厭食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家長缺乏喂養知識,盲目喂以糖類,煎炸,肥膩的食物,小兒生活無規律,饑飽無度等均可造成脾胃損傷從而導致厭食;感染了寄生蟲,若蟲體繁殖過多,也可傷害脾胃引起厭食;小兒患病時,炎熱的氣候以及情緒變化,均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造成孩子食欲低下. 從中醫來說,中醫將厭食小兒分為脾胃不和,脾胃氣虛,胃陰不足3型,治療上以運脾和胃,健脾益氣,益胃養陰為原則,分別用調脾散,參苓白術散,養胃增液湯等進行治療,還可選用醒脾養胃顆粒,沙棘顆粒,健脾消積口服液等中成藥治療.中藥的副作用較小,是調養孩子脾胃的理想選擇. 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因此,劉教授認為,小兒厭食癥的預防尤為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易于消化,營養全面的飯菜,在飲食結構上,做到葷素搭配,米面搭配,顏色搭配;食譜應經常變化,不斷地變換口味,可使孩子有新鮮感,食欲也會增加;不要長期食用肥甘油膩的食品;科學控制孩子食用甜食,飲料,零食的次數和數量;另外培養小孩養成定時,定量,不偏食的飲食習慣,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 此外孩子只有在饑餓時才有好食欲,因此家長不必強迫小孩進食,更不應動不動就打罵孩子,以免引起逆反心理,加劇孩子的厭食情緒.孩子厭食,可能是一種“抗議父母”的心理所造成;少女厭食,則可能是一種“自我強迫”的心理病.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點肥胖時,也千萬不要過敏,以免加深孩子心理上不必要的壓力.
2013-11-17 15: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厭食的原因很多,您介紹的孩子病情簡單,無法給予明確診斷和具體建議,請到當地醫院進一步診治吧。我沒有看到您孩子,不便給予具體用藥指導。
2013-11-11 15: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首先應確定是否為厭食癥。許多家長自認為孩子吃的少,而實際進食的熱量完全能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這不能算厭食癥。真正的厭食是指較長時間的食欲減退或消失,進食量低于其生理需要的熱量并出現消瘦及體重偏低等。厭食癥可由多種因素引起,一些消化道疾病可直接影響消化功能引起厭食,如胃炎、腸炎、肝膽疾病等。其次長期感染或慢性疾病如克汀病也可引起厭食。這兩種情況均應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再調整消化功能。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對消化道會產生某些副作用亦可引起厭食,必須停用這類藥物。微量元素缺乏如低鋅癥亦可引起味蕾萎縮,代謝失常而致厭食。對此必須補充鋅制劑。但最常見的為習慣性或精神性厭食。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兩代12只眼睛在精心照看著一個孩子,唯恐孩子“吃的”不好。于是哄誘,勉強甚至強迫孩子進食,結果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越強迫進食越不吃,終致厭食。對這種厭食,家長必須改正強迫進食的習慣。仔細觀察,但要讓孩子感到你并不注意 他進食的多少。利用其越不給越想吃,別人吃他也想吃的小兒心理改變其進食習慣。對幼兒期以上的孩子,在吃飯時,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各擺一份食品,對孩子吃不吃,吃多少一概不理睬,進餐畢一律拿走,此時反而激起小兒想吃東西的愿望。此外,可適當應用一些能改善腸道功能的中、西藥物,并嚴格控制糖等零食的攝入,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2013-11-11 15: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貴霞 主任醫師
河北省兒童醫院
三級甲等
檢驗科
-
首先建議看看寶寶的口腔有無問題,如果沒有的話考慮寶寶是缺鋅及脾胃功能虛引起。建議給寶寶口服些調節脾胃功能的藥物如健脾顆粒及兒寶顆粒,配合些葡萄糖酸鋅顆粒同服,飯前少讓寶寶吃零食,飯菜做得盡量合寶寶的胃口。
2013-06-23 14: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